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净界法师  2016/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量跟福报有没有关系?

净界法师答:欸,不是。该工作还工作,你乱不了。

问:我除了安住,我还想工作。

净界法师答:好,请坐。当然小乘的空观,对现实生活是比较排斥的。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以小乘的空观是比较厌世、出离的。所以你这个药,吃得刚好就好,因为你如果小乘的法用得太猛,你真的什么事都不想干了。

但大乘法没有这个问题。我今天上班,我不为别人上班,我是把上班当历练,历事练心。我们以前上班是为了求表现,是吧?求得到上级的赏识。其实你多大福报就多大福报,说实在的,上级赏不赏识你,跟你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你相不相信?

你内心有这种福报力,你起那个是心作佛,你起那个精进的心,你起善念的心,你启发你自性本具的福报,它自己会让你受用的,你自己会显现出来,你不必去从后面追求的。其实我们以前是多事,多此一举。该是你的,你从内心中求就对了。

我们凡夫不能说什么都不求,那是阿罗汉了,阿罗汉啥都不想求了,消极了。凡夫是乱求,到处乱求,求的结果伤痕累累。大乘佛法也是求,从自性中求。你只要把你的心调好,人生是自我完善,跟别人没有关系,别人欣赏你也好,不欣赏你也罢,这个是过去生结的缘。当然我们不要主动去刺激别人。

但是,该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东西,跟别人没有关系。你不必去向外面求的,你只要向内去。他离一切相,他要修一切法。你生起布施的心,触动你内心本具的布施的功德,让你去受用;你用持戒的心去修持戒的法,去触动你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让你来受用。

你只要做两件事:第一个,安住清净心。第二个,修一切法,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在心中你做两件事就够了,其他的外境都不要管,你自然有好因缘。诸位你要知道,你的内心准备好了,外面就准备好了,你相信这个道理吗?你相信,那恭喜你!真的,不要求,多事,自找麻烦。

我再讲一次,你内心的功德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准备好。大乘佛法的空就是这样安立的,一念心性,你只要自我完善,人生自求完善,你只要把你的心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就会准备好。你先相信这个道理,不需要求,但是要修。你有什么好求的呢?该你的,它还跑得掉吗?但是你一求就糟了,一念妄动乌云变色了!生死轮回,把你整个生命的档次都降低了,本来是功德庄严的,变成人天福报了。这就是你想求,求到最后是轮回生死。

佛陀什么都不想求,他万德庄严。那你想想看,“求”这个门是向外攀缘的门,你走上了外门,安住是走内门。这两个门,走外门也有蛋糕,但这个蛋糕里面都是毒药;你走内门的蛋糕是没有毒药的。如果你是注定有一块蛋糕吃,看你是要走外面的门去找蛋糕,还是到里面找蛋糕。你向外面找蛋糕,你就准备面对老病死的折磨了;你向里面找蛋糕,就是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同样是快乐,看你要哪一种快乐。你有什么好求的呢?

所以向外求是不对的,这是错误的选择。 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以前有一个很严重的毛病,就是总想要向外求、攀缘,这个概念错误,错得很严重。我们以前修行很多资粮都浪费掉了,甚至老是想要把那个资粮向外面去攀求,换一些小糖果吃。其实你可以把资粮向内安住,去唤起你内心的糖果,不是更好吗?

这个是比较深,但是这个道理很重要——安住的问题,安住一念心性。所以人生不要求,人生只要修就好。你要永远相信一件事情——当你的内心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准备好,不要求。

这个就是有点深,但是这个观念很重要,整个大乘佛教的思想都在这里,称性起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活中怎样利益恶道众生

问: 生活中怎样利益恶道众生? 达真堪布答: 日常生...

佛像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吗

问: 请法师开示一下,如果买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请法师...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元音老人:心中心法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 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

中阴身阶段会更容易往生吗

问: 现在往往是事先没有准备,发现亡者断气之后才开...

大安法师:念佛越念烦恼越多应如何对治

问: 弟子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避免跟人对立的窍诀

我们现在还很难达到真正的无我,但要尽可能地弱化我执...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如何避免有钱就变坏

现在有种说法:人一有钱就变坏。有不少人会问我:如何...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为什么呢?易行,容易...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分别心的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