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须知道苦因

海涛法师  2016/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须知道苦因

近来世界上频频发生战争、地震、海啸、风灾、核灾等重大的天灾人祸,许多的生命或是遭到了大自然无情地吞噬,或是在人为动乱中丧生;面对这些苦难,我们除了要知道现象与结果,更要了解根本的原因。生命的一切苦痛都是从贪、瞋、痴、慢、疑而来,我们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须知道苦因,所以要把痛苦当成老师。藉由苦的刺激,我们才会产生出离的愿望,也才有探求真理与追求自在解脱的机会。

因为生命、环境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上许多的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于我们,不会事事顺心。纵然有许多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试图创造完美世界,不过他们最终还是都被证明失败了。名会消失、钱会花掉、青春会变老,这些世俗的东西就像一阵风似的,不能长久拥有,根本连抓都抓不住,而且还会成为烦恼的根源,所以我们要从修行,从思想和行为上来断除烦恼。断除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思惟烦恼和痛苦的本体都是虚假的,于是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无常时,才能把它转为修行的道用,这才是真理。

以生病为例,生病了怎么办?我们要知道身体本来就是假的,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身体既然是假的,也就没什么好病的,所以身心变化的时候,也可以拿来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就要让一切都转为佛法的修行助缘,这样就不会活在是非和对立当中,或是富贵和贫贱当中,以及生、老、病、死的轮?之中了。

要有出离心,必先离五欲。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的诱惑太多,所以要出离并不容易。如果我们从生活中如穿衣、吃饭和走路等,所有待人处世的行、住、坐、卧等细节上,都能死心塌地好好用功,为佛法作干城,不贪恋世间所有,只以清净的佛法作依归,就会逐渐超越过去的执着。

所以出离心是指我们以前很在乎的那些东西,现在好像不是那么在乎了,心可以从感情、外表、金钱和地位中出离开来。就像是一个人,放下了外表,不再执着了,九十岁也好,二十岁也好,悟出那只是一个连续存在的幻象而已;这时,当我们真正出离了所有的执着,就会变得非常自由自在,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再激怒我们或伤害我们。

佛陀教导我们,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是要以众生的利益优先。当我们的发心正确了,不为自己,但为他人,就能够超越自身的执着与束缚,获得绝对的轻安。

所以我们要藉由生命的体悟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所谓借事磨心、自我磨练,但是可不要被事情卡住了。所以真正拥有出离心,是指可以随时抛弃任何熟悉的事物,走出任何我们所习惯的场景,不让凡夫的欲望烦恼污染了我们原有的清净心。因此我们要时时将心灵的房间打扫乾净,让它充满慈悲与宁静,散发出智慧的光明;如此,不但能改变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改善居住的环境以及社会的磁场。因此努力不懈地修行,就是自在的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文章列表

痛苦的三个来源

本来每个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活着,怎样过一个比较有意思...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不究竟,也是苦、空、...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

大龄的剩男剩女,如何找到好姻缘

问: 如今的社会,大部分剩下,大龄剩男、剩女越来越...

海涛法师《生命的泉源》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度众生,「度」是帮助众生离开痛...

海涛法师《生命的智慧》

1.当人处于嗔恨心境时,就连看到密友都会觉得「不顺眼...

海涛法师《大乘皈依开示》

早上很多人来这边拜忏,拜《药师宝忏》,这叫什么财呢...

肉食百害而无一益

1.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

佛说优填王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深国,王号曰优填。拘深国有逝心...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

【推荐】两个人生气时,心的距离是很远的

有一天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问他的学生:为什么人生气时说...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

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静波法师:创造人间净土,即是往生佛国净土

感谢上净下慧大和尚,感谢柏林寺常住,给了我一个锻炼...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

宣化上人:不持戒即是末法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