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放纵淫欲,后果不堪设想

净界法师  2016/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放纵淫欲,后果不堪设想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们修习念佛三昧的人,本来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念佛来了生脱死,来往生净土,但是假设我们淫心不除,也就是说你完全放纵你对于淫欲的这种心态、行为,不但没有惭愧心,也没有好好地引导它,完全采取放纵的状态,那么这样子就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虽然你广学多闻,念佛有一定的定力,但是你完全不调伏你的淫欲心这一块,完全采取放纵的状态,那么你后果不堪设想,必落魔道!

这个地方有三品:如果你福报大,修行功力够,你的福报跟修行,会被你的淫欲的妄想误导变成魔王;如果你福报是中品的,就变成男众的魔民;如果你是下品的,就变成女众的魔女。那么这种魔王、魔民、魔女,都有他的徒众,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成就无上菩提了。

这个地方的过失,我们解释一下。不是说你偶尔有淫欲的行为,你就堕入魔道,不是这个意思。事实上佛陀对在家居士设定了五戒十善,佛陀是开许正淫的。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下面那句话——“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这个地方是关键!他堕落的关键在这里!他的问题不是一种行为的错误,他的问题来自于思想的偏差。他认为淫欲是一种功德想,他把淫欲的行为当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生好乐"。第一个,他无惭无愧;第二个,他把它当功德想,把它当作一种生命的目标来追求。也就是说过失本身问题不大,但是他的心态是非常严重!他对淫欲的行为不但没有惭愧心,也没有好好引导它,反而把它当功德想,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一种根本上的错误了!

在佛法里面我们允许有行为上的错误,但是绝对不允许有根本上的错误!即便我们一个在家居士,我们没办法去突破现前的因缘,我们有一些偶尔的正淫,但是你的心态很重要!你一定要发愿:淫欲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死业力,我目前不能突破,但是我以惭愧心,我发愿我总有一天能够远离这样的因缘。至少你心中有一个愿景,你没有放弃,而且你不完全放纵。这个时候,至少你根本没有坏,也就是枝末上的过失。

那么这个人他问题出在哪里呢?他是根本上出了毛病,后面佛陀会解释,就是说他对淫欲的行为是完全放纵,而且自我赞叹,这叫做根本成淫,他已经根本上出差错!《楞严经》很强调一个观念:我们可以有行为上的过失,但是你不能把行为转成根本,你不能有根本上的差错。根本上的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往下看你就会知道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下一段,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佛陀预言在末法时代(因为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正气比较强,正法的势力强大)有一个问题——“魔强法弱”,就是邪知邪见的人特别多。那么每一个人都释放他自己修行的理念,所以让很多人就没办法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魔强法弱,正好给这些魔子魔孙提供活动范围的一种气氛,所以他就广行贪淫来当作修行上的引导。他认为淫欲对他不但不障碍,还是一种非常殊胜的一种帮助跟引导,使令很多人堕入这种邪知邪见的坑洞当中,而失去了菩提道路。也就是说这个人本来前面善根栽培得好好的,他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但是受到这个恶知识的误导以后,他的跑道改变了,他从菩提的道路走上了魔道,失掉他的根本。这个是受到邪知邪见的误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爱色吗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

同一件事为何有人升华有人堕落

问: 法师,同样是一件事,有的人因为这件事升华,有...

戒邪淫三字经

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

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

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六个女孩子,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

唯独拜忏不会着魔

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有时候现相,梦中有时还容易。现...

断除邪淫恶业,论夫妻的相处之道

邪淫,是针对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为。往昔藏王松赞干布...

到了极乐世界后,绝不可能再堕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佛教中的四种涅槃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清明三问

对于清明节,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

往生的真信愿和福德资粮

具足信愿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得非常清楚:「得...

别让心掺杂了投生阿修罗道的因

阿修罗,又名非天,是喜妒善战的神祗,因为他们总是与...

学会13招,让你每天都幸福

1、努力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总是看好的一面。别让心思...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

父子寻金

过去,有父子二人一起居住。儿子入山砍柴时,看见泉水...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

一张长条桌的启示

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