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印光大师  2016/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御医,凡医书,病源,脉诀,读得熟如明镜映现,及至临症,则茫无所从,不知该用何药。汝之所问,与此医生见识,毫无有异。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非只当一种高超玄妙话说说。彼下劣知见之当哲学研究佛法者来,必须先对彼说佛说法之所以然,是要人对治习气,洗心涤虑,敦伦尽分,慈悲仁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自利利他,共证真常,渐次修习,至成佛道耳。所有经教,皆为发明如上所说诸事理故。若唯求明了,不欲实行,岂非优人作戏,尚得谓之为学生乎。

如其天姿聪敏,不妨研究性相各宗,仍须以净土法门而为依归,庶不至有因无果,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作口头活计,莫由得其实益也。必须要主敬存诚,对经像如对活佛,不敢稍存怠忽,庶几随己之诚大小,而得浅深诸利益也。

至于根机钝者,且专研究净土法门,果真信得及,守得定,决定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较彼深通经论,而不实行净土法门者,其利益奚啻天地悬殊也。

如上所说,无论甚么资格,最初先下这一味药。则无论甚么邪执谬见,我慢放肆,高推圣境,下劣自居等病,由此一味阿伽陀万病总治之药,无不随手而愈。

汝学到一肚皮佛法,于此二种学生,便没奈何。可知汝但知说药,自己也未实行,使汝实行,断不至怀此种疑。而以昔某某为文殊普贤之俦,此皆由不能鉴别真伪,遂致茫无所从,或至以伪为真也。

复唐大圆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佛像供久了有灰尘该怎么办

第一、准备干净盆,专为浴佛用。 第二、净手将佛像移至...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从信佛变成学佛的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佛教徒为何要跪拜

有些人看到佛教徒顶礼上师和佛、法、僧三宝,会提出问...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

魔境与胜境之分别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窗户与镜子

一个富有的银行家脾气非常暴躁,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四种有助于排毒养颜的蔬菜汁

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

禅不在文字上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在唐宣宗时做过宰...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