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成就九法得道果

2016/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众。当时,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在结夏安居后,率领另外五百位比丘在人间游化,渐渐来到城中佛陀住止处。两位尊者所率的五百位比丘,与原住处比丘们相互问候,声音鼎沸。佛陀听到吵杂声,就问阿难:“园中是谁的声音?音声之大,好像砸破木石之声。”

阿难禀白:“舍利弗与目犍连带领五百位比丘远道而来,与原住处比丘们相互问候,所以才会有此声响。”佛陀告诉阿难:“你去告诉他们,不宜留住于此。”阿难尊者便前往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之处,对他们说:“世尊请我转告,速离此去,不须于此留住。”舍利弗回覆:“愿秉受如来教导”。

于是,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便带领五百比丘们,准备上路离去。这时释迦族人听闻此事,随即至尊者之处,头面顶礼后,问道:“尊者,你们要前往何处?”舍利弗回答:“我们为世尊所遣离,将各自寻求住止处。”释迦族人说:“尊者!请稍停留,我等将代为向如来忏悔。”

释迦族人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恭敬地禀白:“恳请世尊原谅远来比丘们的过咎,唯愿世尊应时教诲,他们有些是初学道者,未曾觐见过世尊,可能有退悔之心,正如同繁茂的树苗未遇雨水润泽,终究无法长大成树;这些远来的比丘若无法亲见如来就离开,恐将生退悔之心。”

这时,梵天王知道如来的心意,顷刻间来到佛陀面前,头面顶礼后,在一旁站立,向佛陀禀告:“唯愿世尊慈愍,原谅远来比丘们的罪过,适时教诲他们,其中有些初学比丘,恐怕有退悔之心。如果他们不能亲见如来,或许会退失道心,还俗重操旧业;如同新生的小牛,一生下来就失去母亲,因而忧愁不食。新学比丘们若不能亲睹如来,也可能会因此远离正法啊!”

世尊接受了释迦族人的谏言,以及梵天王的犊子之喻,于是回首凝视阿难,阿难便生此念:“如来已经接受释迦族人及梵天的谏言”,阿难尊者立即前往两位尊者的住处,告诉他们:“梵天及释迦族人已向世尊陈启此理,如来欲见众比丘。”

舍利弗告诉诸比丘说:“如来已接受我们的忏悔,你们各自收拾衣钵,随我一同前往世尊住处。”两位尊者带领这五百位远来比丘到世尊前,礼拜问讯后,在一旁坐下。佛陀问舍利弗:“佛刚才遣令你们离去,你心中有何感想?”尊者回答:“刚才如来遣诸众僧时,我就想:‘如来喜好闲静,独处无为,不乐愦闹,因此遣诸大众。’”

佛陀又问舍利弗:“后来,你又怎么想呢?教诲僧众能成圣贤,是要嘱累托付谁呢?”尊者回答:“世尊!我接着就想:‘我也应当在闲静处独游,不处于市集愦闹中。’”佛陀对舍利弗说:“别这么说,也别这么想:‘我也当于闲静之处。’如今要教诲僧众能成圣贤,难道不是倚仗你与目犍连吗?”

世尊接着问目犍连:“我遣诸众僧时,你有何想法?”目犍连禀言:“如来遣诸众僧,我心想:‘如来欲得独处无为,才会遣诸大众。’”佛陀继续问:“接着,你又怎么想呢?”尊者回答:“虽然如来遣诸大众,我们应当将他们集合,令不分散。”

佛陀赞叹:“善哉!目犍连!如你所说。从今以后,你应当教诲后学比丘,使他们在闇昧长夜中,永处安隐之地,不令中途退转,堕落生死轮回。若有比丘行此九法,在现世中无法提升道业。是哪九法呢?亲近恶知识,非为佛事恒喜游行,心中常怀患恼,喜好积蓄财货,贪着衣钵好器,多谄曲虚假而无正念、心意不定,没有明达的智慧,不解义理,不能随时接受教诲。因此,若比丘行此九法,于现世不能得到佛法的润泽,亦无法成就道业。

相反地,若有比丘能成就以下九法,必能成道证果。哪九法呢?亲近善知识,修行正法不行邪业,恒喜独处、不耽着世乐,少病无患,不多畜积财宝,不贪着衣钵好器,勤行精进心不散乱,听闻法义便能知解,随时听法无有厌足。因此,若有比丘成就此九法,于现世多所饶益。目犍连!你应当勤加教诲诸比丘,使他们从无明长夜中出离,达到究竟解脱的无为之境。”

于是,世尊便说此偈:

“常念自觉悟,勿著于非法,所修应正行,得度生死难。

作是而获是,作此获此福,众生流浪久,断于老病死。

以办更不习,复更造非行,如此放逸人,成于有漏行。

设有勤加心,恒在心首者,展转相教诫,便成无漏人。”

“目犍连!应当勤加教诲诸比丘,念念作如是学。”接着世尊再为比丘们开演微妙之法,令发欢喜心。诸比丘听闻法要后,当中六十多位比丘皆漏尽烦恼,心开意解。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个个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马王品第四十五(二)》

省思:

面对世尊的遣离,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当下依教奉行,起正思惟。佛陀事后不仅赞许,更将教导后学比丘的责任赋予两位尊者;藉此因缘,进而宣说能令修行人成道证果的九种胜法。所谓:“祸福由因,转变在缘”,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境界时,若能坚住正念,取代抱怨,将佛法的道理切实用出,便能远离无明黑暗,开创人生新契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宣化上人:为了生死而出家

学佛的人,时时刻刻要存「有若无,实若虚」的思想,不...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世俗生活与修行该如何抉择取舍

问: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世俗琐事课业、家庭、事业、...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

?《菜根谭》警句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

双星集团:上班可看佛经的企业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 佛教也许天生和商业格格不入,但是...

忧波毱多尊者伏魔记

佛陀在世时曾授记:百年之后,将有忧波毱多以坐禅第一...

宏海法师:圣地圣法圣迹

进藏 哎呀,出了这个机场,真的是天非常蓝,冬天也不是...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

品德不够,财对他来说是灾祸

好风水是有德者居之,有德的人才能据有好风水;没有德...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为何地藏法门的要求比净土法门还高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美女放荡患宫颈癌,临死前现身说法警醒世人(图)

一名美艳的女子,有着扭曲而不幸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因...

一定要珍惜身体的能源

我们人有六种知觉性: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