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这三门若不关牢,佛号一定念不好

悟公上人  2016/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这三门若不关牢,佛号一定念不好

我们念佛的时候,应放下一切,眼睛观佛、耳朵听佛号、鼻嗅佛之功德香、口念佛号、身体礼佛、意念敬佛,六根都收拢起来,那么一念念佛则一念清净,念念念佛则念念清净。不仅如此,一人念佛则一人清净,人人念佛则人人清净!

一念清净心,到底是指什么东西呢?文殊菩萨说:“一念清净心,便如法王印。”法王印即佛之功德标帜,佛之功德标帜当然全体无垢;换言之,得一念清净心,即与佛之功德相应。所以讲“念佛念心心念佛,修行修心心修行”。

经典里有四句话对“一念清净心”的功德作了透彻性的开示:“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什么是一须臾呢?一须臾即时一刹那,在俱舍论里面说一弹指顷即有六十五个刹那,一个刹那则有九百个生灭;现在讲一须臾之间,连一眨眼功夫都没有,这样子极小极小的时间去静坐一下,究竟会有多少功德呢?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大家见到的所谓宝塔不外是石头、水泥钢筋,或者是木头建筑的,这还算平凡!但现在说是用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珍珠、玛瑙等七宝所造成的塔,你说稀奇不稀奇呢?一个这样的塔还不算太稀奇,但恒沙数这样多的塔,则真的太稀奇了!恒是恒河,印度有个恒河,这恒河的沙粒像米粉一样细,一粒沙一个宝塔,恒河沙数的七宝塔,这不得了呀!

大家想一想,仅仅一须臾静坐下来的功夫就有这样大的功德,那么我们为何不去修呢?为何不去静坐一下呢?为什么事事要闹呢?为什么总爱打妄想呢?为什么安不下心来呢?

大家再听听后面一句更是彻底:“宝塔毕竟化为尘”,纵有这样多稀有的宝塔,还是逃不过生灭的定律,二十四级的台风还是会通通吹倒呀!最后一句真是了不起:“一念净心成正觉”,正觉就是佛,佛又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中华语言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大家衡量衡量这四句话,一念净心有多少功德?

你们都讲世界上的事情太多了,修行修不来,所以清净心不容易做到!修行到底是不容易的,古来大德说:“学道犹如守京城,昼防六贼夜惺惺;诸师将军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此中京城就是比如我们的清净心,四句的意思是说:修行人欲得清净心,必须摒除无明贪爱的掌控,时刻不为六尘所迷惑;自己若能遇境逢缘都作得主,则六尘依然,烦恼却不起!

所以我常常讲,你们平日里用功的时候,一定要三门关牢,什么叫三门呢?二只眼睛、二只耳朵、一只口,那就是三门。用功的时候,眼睛看到色尘,会引起胡思乱想;耳朵听到不必要的声尘,念头会格外地多起来;口一打开,是非都会涌进来,所谓:“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你这三门若然通通不关牢,这一句佛号一定念不好,甚至会打错念头!反之,用功的时候,三门关牢,纵使色声依然纷繁,我这一句佛号一定念得好;念得好,当然一念念佛一念清净,念念念佛念念清净! 这样子修行,时日久了,功夫就深了,你虽然没有办法把外面的世界安静下来,但你却可以在任何热闹的地方,把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古人所谓:“莫将自心往外寻,何仿外物常围绕”,这就是“处处清净,处处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没有价值的东西要放在心里做什么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时时刻刻多用心

「用心」对修行者而言是多么重要啊!「用心」虽然只是...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

何谓「卑劣慢」

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

三宝门中好求福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这会儿呢,我们上到法雨寺的这个...

我相信...我不相信...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禅斌法师:算命的果报

世人不相信因果,却热衷于算命求签。话说有需求就有市...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

慧律法师《2007年新春开示法语》

1 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2 放下,是一条...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