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如瑞法师  2016/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戒持戒,持戒能使人生惭愧。真生惭愧才能改变自己,让傲慢也傲慢不起来了,现在你们还没受戒,等以后受了戒自然会有体会。这里把我爱读的一首偈颂给大家说说,是密教朗日塘巴尊者所造:“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不管到什么地方,不管与谁在一起,都要谦卑低下,把自己看得不如别人,从内心深处要思维利益他人,不改变谦卑永远把他人尊为最上。书上有这样个故事:密教有位很有名的上师仲登巴,每每出门,衣着朴素,不引人注意。有一次受一寺邀请,于路上遇到一位咒师,咒师把自己的包里给仲登巴背,仲登巴说:“可以!可以!”路过一条河,咒师把鞋子脱下让仲登巴提,仲登巴说:“可以!可以!”就这样,咒师象一位很有修行的人,仲登巴象一个仆人,过河到了对岸时,旌鼓齐鸣,人们来迎接仲登巴上师。这时咒师对仲登巴说:“他们是要迎接谁呀?”仲登巴说:“可能是迎接我吧!”咒师疑惑地看了看仲登巴说:“你是不是仲登巴?”仲登巴回答:“别人这样叫我!”咒师一听连包袱都不要,羞愧地赶快离开了。

由此故事告诉我们,不论见到谁都要尊重,千万不要有傲气。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就是因为我执太重了,有着种种的我慢。当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了不起;当自己不如别人时,还有个卑劣慢——我就是不服气,不知道去尊敬别人。

有德行的人是指明白事理,断恶修善,能够指导我们改正错误知见和行为的人。他知道我们犯错误是由于不明事理,依我见来办事,对于人和事产生了错误的看法和执着等等。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我们能够谦卑下来,注意向同行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

愿老法师活着的时候经常跟我们说:“一个修行人,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要博采众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一个修行人,当你认识到自己不对的时候,当你能够谦卑来向别人学习的时候,正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因此,学佛法首先要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之后,才能够改造自己,到最后才能超越自己。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要学会尊重恭敬有德行的人。有德行人的范围是很广的。不管是老幼、男女,还是家亲眷属、左邻右舍,只要是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我们都应该学会去尊重他们。

我们知道佛有一个大弟子叫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一次他搭袈裟时,袈裟角拖在了地上。这个时候,有个小沙弥走过去恭敬地告诉他:“尊者,您的袈裟拖在了地上。”舍利弗听到这话,赶忙把袈裟整理好,合掌说:“老师,我现在的衣已经搭好了。”舍利弗感慨说:“七岁小沙弥,今日才出家,若他欲教我,我低头接受。只要看见他,我都要热情恭敬他,一次又一次,敬奉为老师。”

一位大尊者能够低下心来把小沙弥当老师,而我们凡夫,又有什么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的呢?

不要和愚痴人打交道,要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应当尊敬有德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便是最吉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 当他为一...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证严法师: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

如何得到他人的恭敬尊重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这些凡夫俗子就是这样的,对比...

谦受益,满招损

「谦受益」,谦虚就会受到很大的益处,我这个们经文一...

星云大师《恭敬心是佛心》

五根手指开小组会议,主题是:谁是老大?大拇指首先威...

持戒即是做事

做事恰恰是检验持戒,可以说持戒就是做事,因为戒是对...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怎样看待同事间的竞争

1、网友:请教法师对职场竞争怎么看?我的工作是要与另...

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

人不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才能快乐,也不是只有一个人呆...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学会放弃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愤怒让全身「中毒」8招灭怒火

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