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2017/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中国古代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这天是灶神从天上回来的日子,因此民间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报告这户人家的善恶功过。若是积德行善的人家,上天将会令其渐渐地兴隆;若是做恶的人家,上天将会使其渐渐的衰败。《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从这一章句上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民间就有了讨好灶神的风俗。但是对于王孙贾的所问,孔子给予了平直的回答,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是作恶的,就已经获罪于天,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处的。

我曾读《老子》,读到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时,十分的心悦诚服。上天并没有偏袒的心,只是爱护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将得到上天的赐与。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所以佛家提倡因果报应之说。不知因果的人,内心常空空荡荡,以为做恶不得祸,做善不得福。因此缘故,善不欲为,恶则时而为之。知道因果报应的人,内心常充实,能够渐进地克己断恶及勤力修善。积善的人,来生后世将会得到福报;而做恶的人,来世将会得到灾殃。除此之外,行善之人的福德及作恶之人的祸殃,也会波及到他们各自的子孙后代。正如《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陶澍,湖南安化县人,是清代受道光皇帝重用的封疆大吏,曾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升监察御史。后在地方担任过川东兵备道、山西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年。诏加太子少保,任两江总督。陶澍在为官期间,理财办案,赈灾济民,疏通河运,开拓海运,整顿盐务,兴助教育,既严治务实且政绩卓越。其在历史上的声名近似林则徐。

清代梁恭辰在所编的《北东园笔录》里面,记载了他阅览《闻见录》时所读到的关于陶澍祖上几代人积德行善的事迹,因此感叹“始知其积累之厚,不可不详载之以劝后人云。”在《北东园笔录》中提到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积累过许多阴德。

明朝时,乡里自卫很严,有人抓住盗匪欲将其淹死,正遇上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经过。贼哀求:“公救我,我誓不复为贼。”伯含公为了给众人有个交待,也担心贼将来不能自食其力又复做贼,就赠给贼一条小船以作为养家糊口的资本。伯含公一生施舍过八条小船以帮助别人,他帮助的人都改行为善。伯含公出门常带一小筐,捡拾碎磁瓦砾以方便行路之人。陶澍的曾祖文衡公也是一位有道德的长者,曾经有人趁着雪夜入他家里盗米,他跟随雪迹脚印走到贼家门前,发现贼是所认识的人,心里体谅贼家的贫苦,默默地回到自己家里,始终不提此事。30年后,文衡公的夫人偶然对子孙讲起这件事,但还是隐去了盗米人的姓名,不令人知道。其家隐恶扬善之德可见不同一般。

有一次陶家的邻里发生火灾,文衡公的夫人以仓内所存的粮食救济遭火灾者。陶澍的祖父寅亮公性情淡泊,少贪欲之心,因为没有经营,家道也不富裕。一天,寅亮公偶然走到江边,捡到钱财,等了一整天,看见一个人慌张跑来,面如土色,低头在砂砾中寻找,非常悲戚的样子。寅亮公问他,回答说:“在外做工几年没有回家,家有老母亲。今积累几年的钱财回来赡养母亲却全部丢失了,所以悲伤。”问他钱财的数目,都能对上,就将钱财交还给其人。那人非常感激,想分一半给寅亮公,寅亮公说:“我要是想分钱财,就不会等在这里了。”笑着将那人送走。到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时,义举善事也很多。陶澍的祖上几代人行善,所以安化县才出了一个陶澍。岂不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吗?

刘伯温,名基,浙江青田人。元代至顺四年,23岁的刘伯温考上进士。元至元二年,赴江西,任瑞州高安县丞。后辅佐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任太史院使、御史中丞等职。明洪武三年,受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

《明史》上说刘伯温的曾祖父刘濠,在宋担任翰林掌书。宋亡,林融起兵对抗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权,失败以后,元朝廷派使者调查记录那些参与起义者,很多人受牵连。使者住在刘濠家。刘濠灌醉使者而烧毁自家的家宅,使者来不及抢救出那些记录受牵连人名单的册籍,全部都被烧毁了。刘濠趁机以记录数百恶德败行之人的名册作为替代,给使者交差。于是使成千上万无辜受到牵连的人都得免死。刘伯温小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的祖父道德深厚,这个孩子必定荣耀光大你的家门。”刘濠还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看见没有粮食挨饿的人家,就以自家的仓储赈济他人。刘伯温的祖父刘庭槐也是一个有道德的读书人, “义孚乡里”。我读了《明史》的刘基传以后,更加相信上天的公正而并不存在偏私。因果报应之事也不是常人容易体会到的。

古时候,穷乡僻壤若是突然出了一个衣锦还乡的大人物,邻里乡党就会说:“他家祖上积了大德,所以子孙后代兴旺显达起来。”行善的人,上天报酬他的善,令他的来世得到尊贵安乐的果报,这是积善的本庆;他的善功还会波及他的后人,天意荣耀他的子孙后代以彰显他活在人世时的那些为人所知或为人所不知的道义事迹,这是积善的余庆。所以孔子赞颂《周易》,最初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前些天偶然读了一段关于中兴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身世的材料,发现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为县学生员,重孝义,而且“居贫好施”,“生平举止端严,所读经史皆手录”。

好善必昌,如若不昌,祖有余殃,殃尽还昌;作恶必灭,如若不灭,祖有余德,徳尽还灭!

如果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和为人子孙者都能明白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就会活得清醒有目标,活得充实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四千亿财产

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这分清净光明的智慧传...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大善者受大痛苦往往是成就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经魔难,不魔不成佛,真正发心修行的人...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

你怎么对待别人,最后一定回报在你身上

再说个故事,这是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妈妈要...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

信念的强大力量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种子。人这一生关键...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祭祖时可以烧纸钱元宝吗

问: 法师,我们佛弟子在祭祖的时候,还可以烧纸钱元...

一个家族的兴败就看这三个地方

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

人生不如意时让你静心的三句话

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就要...

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问: 许多居士认为,修忍辱最难。请开示,如何修效果...

爱心的良药

现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我们也...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

舍弃悭吝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

赌博的十则危害

原文: 一坏心地。 假手博弈,以攘人财,与盗贼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