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对世间有多少兴趣,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

济群法师  2017/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世间有多少兴趣,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

正见轮回是苦,我们才能生起解脱的意愿,才能对世间的一切完全放下。否则,即使暂时厌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有更好的机会来临,又会直奔而去,开始下一轮的追逐。

我们对世间有多少兴趣,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相应的,也就有多少不解脱。所以,出离心的检测标准,就是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反之,只要还有一点挂碍,就只是相似的出离心,只是疲惫后的暂时休息。

说到出离轮回,是不是从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要出离的不是时空,不是环境,而是产生轮回的根源,也就是惑和业。

佛典中,将轮回的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因为无明,我们把身体当做是我,把情绪当做是我,把错误知见当做是我,从而不断造业。这种业力又推动我们再去起惑,再去造业,形成一个又一个苦果。

生命就是这样一场无始无终的轮回游戏,一集结束,新的一集立刻开场。惟有解脱,才能让这场戏曲终人散,落下帷幕。

修行就像打仗,不仅要知道敌人是谁,还要知道目标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败对方。佛法是心地法门,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办道处。古德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没找到生命的本来,不懂得如何断惑证真,实在是悲痛欲绝,如丧考妣。但大事已明后,同样还是如丧考妣。此时虽然心地已明,仍要对付无始以来的串习,仍要处处谨慎,加功用行。

解脱路上,你启程了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佛陀度化玉耶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人生这笔账该算清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商者崇尚的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了解并管理这颗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 我想大家应该有这...

无益的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问: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答: 关键是你的认...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必有烧手之患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四十二章经的第二十五章:欲火烧身,...

【推荐】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

佛法的真实受用

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

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

真正的庄严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正当大众在聆听佛陀说法...

浮躁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人性的浮躁与懒惰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如唐代沩...

古代父母对孩子的「七不责」

1、对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

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