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2017/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下轮。

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

一者,见地有虫蚁故。

二者,地有生草故。

三者,现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

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缘:

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隐。地在水上,水中有神。虫蚁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隐同心立意。是故,卑者为高,高者为卑。

二者,诸天鬼神行福,为佛除地故,高下为平。

三者,佛为菩萨时,通利道迳,桥梁度人故,从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尔。

白话大意:

佛为什么不穿鞋?

一是,做个榜样,令修行者减少欲望;

二是,显现足下的千辐轮相;

三是,令见者欢喜。

为什么佛走路时,双足离地四寸?

一是,不伤害地上的虫蚁,

二是,不踩踏青草,

三是,示现神足。

为什么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没有凹凸不平?

一是,行菩萨道时修慈悲喜舍四平等心,令一切众生安隐;

二是,诸天鬼神为了修福报,替佛把地都整平了;

三是,佛为菩萨时,铺路修桥方便利益大众。高低平正,意在使人心也这样平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 刚才跟大家...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学习佛法应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

问: 学习佛法应当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怎样效果...

学佛者必须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并没有你们以前没...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物欲横流的贪欲世界及痛苦

在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即是上定,若不...

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

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