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宏海法师  2017/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世俗谛","胜义谛"是佛法中常用的一个佛学概念。佛门里面常说"二谛融通三昧印"当中的二谛,就说的世俗谛和胜义谛。那么谛即是真理。世俗、胜义都可顾名思义,世俗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情形,胜义就是说出世间有时候我们表述为形而上的这样一种境界。佛法的义理中用的文辞比较艰涩,有时候又是繁体字,有时候很难读懂,在这里我们要多多的闻思、熏习。

二谛是佛法、佛讲法两个层面的鉴别标准,出自中观宗(又叫三论宗)有一部根本的论典叫《中论》,里面讲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者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虽说在读文字时候觉得艰涩,真正去理解上却也不难。世俗谛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人世间六道轮回三界中的一切的情形,一切的凡事,一切的社会也罢,人情也罢,概念也罢,名词也罢等等的但凡属于我们人的层面或者轮回的层面,都叫做世俗谛。

那么反过来讲,出世间的解脱,断烦恼,证到真实的境界,我们都叫做真谛。世俗谛我们讲的是世间的真理,胜义谛我们讲的是出世间的真理。有时候佛门里面把世俗谛叫做"相",把胜义谛叫做"性",有时候又把世俗谛叫做"事",把胜义谛叫做"理"。最好理解解释世俗谛就是现象,胜义谛就是本体。也可以相对从哲学上这样理解。

刚才讲到说佛所有的讲法都依着这两个层面来讲的,比如说《十善业道经》啊,讲众生的行为上我们怎样去修善法、感善的果报,就属于随顺着世界而说的。那么像《金刚经》里面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或者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这是从出世间的真实谛来讲的,那么这是我们从字面上或者是人的理解上来看的一个概念,先把他明了清楚。

除了刚才的分门而论之外,在真实的状态中,世俗谛和胜义谛呢也是不一不二的,不能说把真俗截然分开。因为本来他就是一体的两面,那么我们可以说俗中见真,真中含俗,这也就是佛法的伟大所在。就是说俗谛是世间的一切情形,真谛呢是我们通过实修,的的确确可以到达的一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呢,就是要在现实的生活中,在这万事纷扰的一件件一桩桩的人世间的事件中去了达那个真实的状态。不是说离开俗谛,而别有一个真实的境界存在,这样理解就错了。那么,从刚才的道义上来讲的话,就发现为什么虽然我们教理上讲的特别的玄妙非常的自在解脱,真如实性啊等等,这些讲都是一些玄妙的东西,在哲学上把它称为形而上。那么佛法具体的修证中,又一再的强调一定要从因到果,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次第有步骤的修,就说明胜义谛就隐藏在世俗谛的具体修法中来明了。而不是说离开这个东西,两个完全隔别的。

具体在佛门里有个常用的比喻,世俗谛就像波浪一样,胜义谛就像水一样,那么为何一样的水所见有不同,有的是见的水的本质,有的是见这个波浪的幻象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凡夫和圣人两个境界上来讲,看你是凡夫的见,还是圣人的见。如果是圣人见的话,那么真俗谛都是真谛,因为他见到真谛。那么如果是凡夫见的话,真俗谛又都是俗谛,因为他的出发点就是凡夫的眼光。从这个上面我们要了解到这两个道理他是一体两面的作用,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不一不异的这样一种感觉。

那么我想讲一下在这上面特别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讲道理的话,层次非常清晰,佛法这种层次其实十分的好理解,就是他把哲学层面对于道理的讲解给你完全剖析到尽头的,比如说讲到二谛的这个道理的时候呢,特别是在佛门里面的一个宗派叫做中观,有时候又叫三论宗的这么一个宗派。他是讲如何微细的去辨别"事"和"理",这个境界呢,他把他微细的剖析到"四重二谛",就是由四个层次来解答。我这里跟大家说一说,看看诸位有没有这个感觉。

这里用"空"表示胜义谛,就是真谛。用"有"表示俗谛,也就是世俗谛。那么第一层的理解就是说:"空",是真谛,那么"有",就是俗谛。这是第一重的二谛。那么再往上观的话,我们说"空"说"有",都是属于俗谛, 那么"非空、非有"的这个境界,才叫做真谛,这就是第二重的表达。

第三重再往上观, 那么"空"和"有"呢是一边,"非空、非有"的道理又是一边,他们是相对而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空"和"有","非空、非有"这两边都属于世俗谛,语言的范畴和思想的范畴。只有"不二"即"空、有","非空、非有不二"的这种境界,才叫做胜义谛,这又是第三层的观法。

第四重就是最后总结到说一切的语言,一切的思维这种思想和概念的表达上全部都是假象,只有离开表达的无言之境才叫做真谛。一切都表达,都属于俗谛。这是第四层的理解。我想这么听下来可能我们都有点晕了,但是这样的层次分明,而且有的利根一点的人在听到第一层的时候马上可以直接理解到第四层的深意了,那么有的一直理解到第四层呢,其实他还没有违背第一层的讲解。这个我们尝试着理解,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专业,所以我们这样来理解一下,就是在佛门里面另外为了更好的辨别二谛,而把它列了四种清晰的层次来进行说明。

那么具体的我们在运用上面,就是在佛法的平常的了知上呢,虽然我们在见解上说二谛圆融,那么这个圆融并不是说把他完全抹杀。有时候我们对于胜义谛和世俗谛搞不清楚的情况在哪里呢,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时候有人说,你们佛门不是说一切众生佛性平等吗?佛法讲平等,你们怎么还有差别呢,为什么到殿里面礼佛, 有些地方人太多你们要排队,或者拜佛的时候还有什么讲究,都平等了为什么还要礼拜,不是心佛都一样么?这就是没有完全把二谛的关系搞清楚。

所说的平等,就是从真谛上而言的,不是说俗谛上也讲平等,俗谛上平等不了。既然在平等的上面的话,那么我们讲你不能用差别,就是说因缘果报的这个现象来讲平等的道理,你也不能用一切的平等来讲差别,来讲条然有序的世间现象,他是两个层面。所以有时候我们对佛法不了解。就是从现象上去说的,这就说明已经把二谛给搞混了。所以我们讲道理和讲现象,就看你在哪一层,就好比男人女人都是人,人是无差别的,就跟胜义谛的角度一样。但是现实上男的还是男的,女的还是女的,他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分别的。大致如此,我们再悟一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

星云大师《关于管理的问题》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护法信徒,大家晚安!阿弥陀...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问: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如何看待现代人经济压力大

问: 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饭问题怎么解决

问: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四种中药入菜「餐餐养生」

一、黄芪补气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活出自己的幸福来

昨天,站在窗前往外望,无意中发现窗外枝上挂着的绿叶...

湛空法师人生感悟

1、没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还在位于地狱,...

禅净能同时修吗

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精进的鱼王

佛过去在因地修菩萨行,其中一世为鱼王,不但身旁有左...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

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原文】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

印光大师开示佛七:打七该怎么打

临近年关,各大寺院都陆续开展起精进办道的打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