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祸兮,福之所倚

2015/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派给你祸。

如果你在祸面前心平气和,懂得反躬自省,那么你就能穿越祸,得到倚伏在祸后面的福。

人生就是站在一个福与祸的十字路口上,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那么你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好脾气带来好福气,人生才会好。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什么是气?”“气”便是一种需要的失落,“气”更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正如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嘭”的一声就会粉身碎骨。人也是一样,心里存有太多的气,不仅伤心也伤身。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气”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动辄发怒、放纵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一旦“愤怒”和 “愚蠢”携手并进,后悔就会接踵而来。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嗔念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情陷入愤怒之中,与周围人发生争吵,说些使人难堪的话,甚至大动干戈,发脾气以解恨,殊不知坏脾气很有可能将人的感情撕得粉碎,并导致伤害,结下仇恨,得罪朋友,气走亲人,失去贵人。

如果我们一直在抱怨中挣扎,而不懂得在感恩中成长,那么我们的人生注定是痛苦的,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世间万事危害健康最甚者,莫过于生气,咆哮如雷的“怒气”,暗自忧伤的“闷气”,牢骚满腹的“怨气”,有口难辩的“冤枉气”,乃一生之主宰,与人体健康关系甚密,

气不爽,心不顺,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和灾难,《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百病生于气矣。”其实很多人都是被气死的。

每个人都希望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可是生活总有那么一些小波澜,小浪花。人不生气真的好难啊!但是,难,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对待生活中别人的讥讽,辱骂,甚至毁谤你时,最高明的态度就是漠视它,就是不闻不问,生气不如“消”气,这些气,你不理它,它就会烟消云散。

用争气,勇气,和气,大气去化解和取代,完成从生气到争气的改变,抛开烦恼,不和自己较劲,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博大的心量能稀释一切痛苦和烦恼。心量大小,在于自己愿意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一念之差,心门的格局便不一样。

“有德便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就从怨恨和疾愤中释放出来了,使自己始终生活在平静健康之中。人生就是这样,脾气好了,福气才会来,好脾气是人生的一座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的轻松,快乐,才能收获生命的幸福。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忍辱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嗔心导致杀人的悲剧

《大智度论》云: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杀嗔诸佛赞...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肾水不足的人,脾气通常都比较大

肾水不足的人,火气就容易上炎,心里烦躁,脾气通常都...

心中隐藏着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任性的孩子,他隐藏得很好,化妆得非...

天人瞋骂夜叉

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

济群法师:四观化解嗔恨心

平时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不必全观,观其中之一...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问: 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

忘记是风度,舍得是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快乐...

诫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