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嗔心导致杀人的悲剧

索达吉堪布  2012/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智度论》云:“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杀嗔诸佛赞,杀嗔则无忧。”这个偈颂很好。有位前辈大德收集了一百多个好教证,这一句也在其中,当时我记到笔记本上了。它的意思是说,嗔恨如毒,是一切恶的根源,能摧灭一切善法,有谁能杀掉嗔恨,则为诸佛所赞,他自己也会快乐安逸。可是有些人,该杀的嗔恨不杀,不该杀的众生、金刚道友,却恶狠狠地嚷着:“我要杀了你!”但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时候一直想着害别人,自己到头来会不会牺牲了也很难说。

对一个大乘行人来讲,嗔恨是最可怕的心态。如果被嗔恨心所转,就会导致“摧毁千劫之资”的下场。《入行论》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一刹那的嗔恨心,便能摧毁一千劫所积累的布施众生、供养佛陀等福德。不过,有些人嗔恨起来不是一刹那,而是好几天。他们心里的积怨,就如冬天的冰一样消不下去,就像毒蛇一样时时散发毒气。因此,我们一定要修习对治方法,否则,一旦受到危害生起了嗔心,自相续的众多功德就会被摧毁。

在这个世间上,一怒之下酿成悲剧的,可谓比比皆是。2005年,辽宁抚顺有一则新闻:一个23岁的姑娘驾驶奔驰进入一小区,在路过修车摊位时撞倒一辆自行车,自己的车被刮了。姑娘很生气,下车要求50多岁的修车师傅赔偿。老师傅据理力争,说责任主要在她。姑娘更生气了,推搡着老师傅,非要让他赔钱。老师傅挥手阻拦,碰巧弄脏了她的名牌衣服。姑娘不依不饶,说车的事再说,先赔3000块衣服钱,并打电话叫来父母。

她的父母,就住在对面的贵族社区。过来以后,父亲气势汹汹,抡起打气筒朝老师傅的头上砸去,老师傅顿时头破血流。母亲则站在一旁,破口大骂那些为老师傅说话的围观者。女儿好像没事一样,一直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得意洋洋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老师傅不断哀求,但那个父亲让他必须赔钱。老师傅愤怒了,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说:“好,我赔,我去拿钱。”然后他回到贫民区的家里。回来的时候,从怀里掏出的不是钞票,而是一把利刃。他先向那个父亲捅了三刀,又捅了那个母亲两刀,最后把吓傻了的女儿拽下车来,也捅了数刀。母亲和女儿当场死亡,父亲伤势严重,胃、肠、肝脏破裂。后来老师傅自首,被判了死刑。

这起血案其实只源于一件小事,当时的报纸有许多评论,包括对教育、对人心,但宝贵的生命被愤怒葬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若没有正知正念摄持,一时的嗔恨,不说摧毁多生累世的善根,当下还会引发不明智的行为。前段时间在我的家乡,一个出租车司机把另一辆出租车的前灯不小心碰破了,结果两人打架,一个人当场被捅死。所以,众生被一念嗔心驱使,做过无数可怕的事情,为了自他的安乐,大家务必要修安忍。

当然,修习安忍是很难的。在所有罪业中,没有比嗔恨更严重的了,而在一切苦行中,也没有比安忍更难行持的了。寂天论师也说:“罪业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有些人宁愿背一百斤的石头爬山,也不愿忍受屈辱。因此,要修习安忍的话,一定要借助道理劝说自己。

这种道理,在佛教中有很多。比如,应了知嗔恨的过患。对惯于生嗔的人来讲,要压制烦恼非常不容易,但再不容易你也要知道,一旦生起嗔心,决定是恶的,肯定会引发重大罪业,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言:“嗔恚极坚固,定恶作大罪。”

还有,可以用空性或如幻的道理调伏自心。如印度单巴仁波切说:“嗔敌乃是业力迷乱现,当断嗔恚恶心当热瓦。”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到,嗔恨伤害自己的人是不应理的,因为他是成就自己修安忍的对境。阿底峡尊者曾亲口说过:“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修安忍?”寂天论师也说:“若无生嗔境,于谁修安忍?”毕竟,安忍是在别人害你时修的,不是在你毫发无损时修的。特别是有人对你出言不逊、无辜加害时,如果你能断除嗔怒之心,定可净除诸多罪障,依此圆满广大资粮。因此,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应将加害者看成上师一样。朗日塘巴在《修心八颂》中也说,要把害自己的众生视为如意宝。

当然,这都是菩萨的见地。作为菩萨,面对他人的伤害、攻击,绝不会抱怨:“唉,又出现违缘了。”相反他会特别欢喜,知道这是很好的修行机会。阿底峡尊者为什么偏要把一个脾气不好的侍者带在身边?就是因为有机会可以修安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难忍能忍的须赖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

孩子容易发脾气怎么办

人会生气、发怒,这是结果,我们要把生气、发怒的因找...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心经》,是最有加持力的

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经过添油加醋、...

每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

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两句教人如何立身处世的话。 第一句...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过午不食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

寻找正确的解脱良药

一、闻思修三,不可脱节 对每个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来说,...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问: 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是把慈云尊者的十声念佛,就是呼...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