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济群法师  2011/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济群法师答: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恭敬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可见,人生各种结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重视因上的努力。

但多数人只在乎结果,为了得到某种利益,甚至不择手段,造下各种恶因。当这些恶因成熟时,便悔之晚矣。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呢?菩萨认识到因果的原理,看到众生的不幸,看到三恶道的悲惨,所以对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都会特别谨慎。因为他深深知道,不良的心行必定结出苦果。

因此,以佛法智慧看待人生,告诉我们必须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缘具足,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因缘还不具足,还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相反,把结果看得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结果永远都不可能出现。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同时也说明,当我们有了某种成就,这种结果也是众缘和合,是无常的,同时也不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不要太执著,那只会带来痛苦。随缘也能让我们面对成功时有一份平常心。成功时不会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失败了也不会有挫折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

达真堪布:佛法的基础、核心、结果是什么

问: 佛法的基础、佛法的核心、佛法的结果是什么? 达...

祭拜祖先很重要吗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心平气和;不平则鸣。人因为经常互相比较、计较,觉得...

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问: 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感应? 达真堪布答: 和佛菩萨...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

明证法师:家中佛像如何摆才如法

问: 请问家中的佛像要如何摆设才如法? 明证法师答:...

济群法师的修学经历

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同时向大家介绍一...

生气生病时该如何克服

问: 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 济群法师答:...

净宗法门:一个特别的法门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

济群法师: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

问: 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默默无闻、一味忍耐是...

祗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

佛的六种神通

1、宿命通: 知道过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状况,也知道其...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

一时的善念,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唯识学把整个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个阶位:就...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付出真诚才会得到信任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