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2017/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至一个人都不敢住在家里。如何对治?

答:怕鬼之心,一般之人或多或少恐难免有之。然既已学佛,我等亦当努力对治怕鬼之心。当知佛教中,尚有修头陀行者于冢间住,此即是于坟墓当中住也。若怕鬼者,何敢于坟墓当中住?然于冢间住,实是大助于修无常观,亦甚助于离欲也。正如《佛说十二头陀经》云:“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应修二法,所谓止观、无常空观,是佛法初门,能令厌离三界。冢间常有悲啼哭声,死尸狼籍,眼见无常,又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因是尸观,一切法中,易得无常想。又冢间住,若见死尸臭烂不净,易得九想观,是离欲初门。是故应受冢间住法。”

又我等学佛人,但真实修行,鬼神皆为护法,无须害怕也。《竹窗随笔》言:“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念佛之人,称念佛号,身体发光,鬼神恭敬。而不种善根不闻佛名之鬼,尚要惊怖,故我等念佛之人,实无须怕鬼也。正如蕅益大师于《灵峰宗论》中言:“桐城有二人结伴为客,一死,伴葬之。携赀还其妇,妇疑,伴愤甚,往尸处陈祭哭诉,鬼与伴问答,如生前,乃同归作证,中涂遇事,偶一念阿弥陀佛,鬼大唤,‘何放光怖我?’更速转数念,鬼惧曰:‘汝一念,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眩我心目,不能复近汝矣。归语我妇,令自来,当为汝雪冤。’伴因此醒悟,出家为高僧。嗟嗟!甫举一念,光轮便舒,故寿昌大师云:‘念佛心,即是佛也。’岂今时念佛,他时成佛哉?惜鬼不种善根,不闻佛名,故惊怖。倘本念佛人,仗此良缘,宁不顿超乐土邪?”

又印光大师《与陈慧恭居士书》中言:“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中则焰口,大则水陆,同是一事。常结孤魂缘,则常吉祥矣。人不敢念者,意恐招鬼。不知鬼与人混处,无地无鬼,即不招鬼,谁家无鬼乎。鬼比人当多百千倍,人若怕鬼,当积德行善,则鬼便敬而护之。人若做暗昧事,鬼便争相揶揄,故难吉祥。人若知此,虽在暗室,亦不敢起坏念头,况坏事乎。此种鬼,乃善鬼,人来则让开,人去则又遍占其地。若厉鬼发现,则有大不吉祥。放蒙山,若至诚,虽厉鬼,亦当谨遵佛敕,不复为厉。是以凡怨业病,医不能愈者,至诚念佛,念观音,即可速愈,乃怨鬼蒙念佛恩,得生善道而去耳。可知人人面前,常有许多善鬼,或恶鬼。怕鬼之人,当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所有之鬼,通成卫护之人矣。此鬼唯恐不多,越多越好,用怕作么。”

是故天,仙,鬼神,皆在护法之列,但善自修行,自无须怕鬼。又平心而论,所谓之怕鬼,恐多与怕死相应。倘心不怕死,又何会怕鬼。故而我等倘怕鬼,亦要深思,是否我等尚贪生怕死,是否我等尚留恋此五浊恶世也,而不欲早生净土哉?我作此语,人初见之未必以为有理,然静心思之,亦未必无理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吗

问: 现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组说:只要平时念过佛,就坐...

海涛法师《关于皈依与律仪的问答》

1.三皈依以后,若有响应五戒的承诺,是不是代表已经受...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问: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大安法...

回向是随时随地回向还是统一回向

问: 回向是随时随地,早中晚都回向,还是统一到晚上...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

能抗衰老的一些食物

生活中一些食物可以帮助你抵御岁月的侵袭,让你看起来...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认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个人。他...

【推荐】惟觉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贵》

一 世间上的富贵、幸福与快乐是假的, 好像花儿一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

用心诚恳

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宣化上人:堪忍的世界

这个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意谓这个世界是...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