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清远法师  2017/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这些思想在当今全球的环保事业中仍然闪闪发光。以下从三个方面略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环保责任和实践方向。

戒杀护生 尊重生命 维护生态平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而肆意践踏、剥夺其他物类的生命。当今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增,加上人口膨胀,使大量动物失去了栖息之所,尤其是人类为了商业利益和满足口腹之欲,对于动物几乎到了无所不杀、无所不吃、竭泽而渔的地步。另外我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御寒,裘皮及各种皮类时装的流行,直接威胁到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命,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而遭到残酷捕杀,严重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态的平衡,也导致了人类遭到各种疾病的果报。素衣素食历来为汉传佛教的优良传统,以食用植物为主的素食方式,是落实不杀生的有力保证。《楞伽经》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素食的根本目的是从生活中培育人的慈悲佛性种子,对生态问题而言,素食具有积极作用。

佛教以戒杀护生的慈悲精神,教导世人小到虫蚁也不忍伤其生命。《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古代一些高僧能够做到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惊飞” ,并以呼野鸟于掌中取食为修行境界的标志。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正是佛教对生态的最大贡献。在戒杀放生的基础上,佛教进一步提出的护生精神,引导世人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去,保护濒危动物,关注动物受虐,为苍生谋求福祉,使生态得以平衡。

美化环境 保护自然 创造人间净土

佛教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命主体和环境是“一体不二” 的。基于这一缘由,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因此,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应当努力去维护、美化,不要对大自然无休止的贪婪攫取。

中国佛教界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弘扬佛教教义中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引导大众的力量去保护环境。在实践方面提出了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文明进香,鲜花供佛;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惜福知足,资源回收;心灵环保,清洁环境等口号。中国佛教徒不仅用心维护寺院及周边的环境,而且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很多寺院已经开始倡导文明进香,禁止烧有污染的香,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提倡用鲜花供佛,不使用塑料制的假花,以解决废弃假花难回收,不易分解的难题。佛教倡导的惜福观念深入人心,节水节电的提示语在寺院随处可见,提倡资源回收,不仅使废物有了重新利用的机会,还减轻了一系列处理垃圾的工作。以上所举的这些,都是广大佛教徒对于美化环境、保护自然的自觉行为,也是为创造人间净土所作的努力。

净化心灵 利乐有情 构建和谐世界

依照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我们认为心灵环保也正是生命环保的关键所在。只有善的心灵,才有好的环境,因为所有的环境,就是我们的依报,它是随我们的正报而转的。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生态环保的今天,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心灵环保的行列中来。人心向善、向和平、重道德、守法纪,便会引导行为向善,世界就会转成和乐、清净的世界。所以,我们的心力不但能使身体起变化,也能转变身外之物,甚至使整个世界完全改观。

在人类自私心不断增强的今天,只有淡化心中物欲、私欲,净化我们的心灵,去除对人、事、物的无限贪着,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本怀,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和平的世界。

佛教徒的责任不仅在于自身对生态环保的重视,更有义务去宣传环保理念,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必须使佛教与大众的生活协调和适应,借助现代社会所可能提供的方便,使佛法融入并指导世俗社会,并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途径来宣传佛教的环保理念。例如,可以提供让香客和游客带回家的宣传印刷品,在结缘印赠的经书法宝中附上,教导世人像佛教徒一样保护环境。带动全人类一起投入到建设人间净土的工程中去。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在地球环境不断恶劣的今天,佛教徒需要迫切的发菩提心,行菩萨愿。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凡事都有因果,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多种善因,避免恶因,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作起,所有破坏环境的恶事都不作,所有可以促进环保的善事都要去奉行,自己身体力行还不够,更要时时劝请身边或所能接触到的人起心动念,坐言起行,都一起来推动环保,使人间净土早日实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

人类都吃素,生态食物链是否会被扰乱

刚好有一位朋友,跟一个六十岁的长辈聊到蟑螂的问题、...

心灵环保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有关心灵环保的课题。 环保是...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

动物对地球和人类的独特贡献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动物,装点出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

我们每天都活在欲望和病态的雾霾中

我们现在物质是发达了,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人的欲望也...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六种果蔬让你更帅更靓

1、西兰花。 富含抗氧化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专家证明是...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不杀生的十大利益

释迦牟尼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当知菩萨有一法,能...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过堂用斋怎样用心

出家人在寺庙里面用餐,名为过堂;我们用餐的地方叫做...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简单的人生

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

有胸量的菩萨,才能招感广大的福德

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

看看有多少明星在吃素

茹素的明星: 李连杰夫妇、张学友、赵薇、王菲、刘若...

古天乐低调行善 3年内地捐建49所学校

金众网讯 近日据悉,知名艺人古天乐在过去的三年时间内...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优填王与吉星女

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