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2017/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都叫做“有情”。关于“有情的层次”,有四点看法:

娑婆因有情渐成国土

常有人问:“人从何处来?”娑婆世界,因有情众生的业感招致,生此国土而有了各种种族、各式家庭,各个国家,所以“娑婆世界”也叫“有情世间”。

众生因有情妄执有无

“有情”又叫“众生”,众生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成。众生因为有情,所以会执着“喜爱之境”,因此拥有时就会计较、比较,失去了就会伤心难过,这些都是因为“情”而产生的妄想执着。

圣贤因有情悲天悯人

圣贤与凡夫不同的地方,在于圣贤虽有“情”但不执着。圣贤的情是悲悯众生之情,因其不执着,所以不自我束缚,且能怨亲平等,没有分别地去行善布施。其因悲天悯人,所以愿意救苦救难,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就是圣贤的情。

菩萨因有情同体共生

佛教里称菩萨为“觉有情”,也就是觉悟的众生,他们自觉觉他,自利利人,广行善巧方便,当他们看到众生受到苦难时,即发起大慈悲心,他“视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人皆有情,但要用理智来净化感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奉献,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更隽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方海...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

犯杀戒的过失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游波沙山,过去诸佛常降...

世间的一切,无时无刻都在述说无常

吉离舍瞿昙弥嫁给一位富翁,生了个可爱的儿子。但她的...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

歧路指归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