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宏海法师  2020/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祷,向菩萨求赐给他一个儿子。那么因为心诚所感,有一天梦见家里就来了一位神僧,把一个孩子就交给他们,并且说什么呢,这是佛陀的儿子罗睺罗。

那么这对夫妻听了以后也没啥反应,但是果不其然,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

一般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大祖师爷在出生之际,经这样的祥瑞之梦出生都不简单,这个孩子也是异于常人的。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这个孩子他哀伤痛苦的情状,完全超乎于一般的小孩对于生死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一种无知。

他马上就好像看破了生死的过患,所以过完以后他去禀告他的父亲,说什么,他要出家去修道。七岁去出家修道,大家想想,一直生长在道场里!二十岁的时候,修学天台教观,天台教观里边圆顿的妙义,就是圆教是最难理解的,没有悟性深厚的人一般就是说(文义)贯都贯不进去,但是他一点就通。

二十三岁就开始登坛讲法,现在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二十三岁就开始,而且学徒门人云集,所以他对天台宗有很大的影响。他就是天台宗的十七祖叫四明知礼禅师。因为他的德行高广,所以他的影响很大,当时皇帝宋真宗就特别赐给他一个法号,叫做法智大师!

知礼禅师和我们此前大家还记得我们介绍过一个叫慈云忏主遵式法师 —— 十念法的劝导者,他们是很要好的同门,他们两位都是天台宗的代表性人物。那么有一年明州大旱就是现在的宁波这一带,知礼法师和遵式法师两位就共修《金光明忏》,它求雨很灵。

他们俩就发誓说,说如果三天内不下雨,我们就烧掉一只手来供佛算了。这样的愿心发出去,大家想,诚心,金石为开。所以因为他们的诚心所感,三天不到,果然就下起雨来了。

四明知礼禅师他一生的著书立说,在行门上虽然是弘扬天台教义,但是也不外乎导归净土,他是极力劝大家来修学净土法门。曾经建立过一个上万人的念佛施戒会,大家试想上万人的大法会,每年的二月十五都会举办共修法会,而且他在这个法会上还写书文,就形成这样的书文念诵。

鼓励大家说,我们今天结集了万人莲社,希望大家心心系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日日克期发愿往生。大家想想上万人的心力往一块儿使,那么誓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为什么呢?他的理由就是娑婆世界太苦太浊恶了,人的寿命太短促了,所以就像风中的一个烛火,就点着的蜡烛,任由风来摇摆。一个吹不对了,一口气不来,那么有可能就堕到三途下面的轮回去了,所以我们怎么敢去放松,去懈怠。

所以他说你要是这样思维一下将来的果报,那么希望大家就能够遵照佛的教化,不要顺着人情的见解,要精进不懈的去忆佛念佛。当然为什么祖师爷们厉害,就是他们言之而行是并进的。

四明知礼禅师曾经集合了十个比丘,在三年内共修忏法和念佛,他还是去发愿,这三年内我一定要克期取证,就是要现前往生极乐。

他这个誓愿太切了,导致他的一个护法弟子,当时是朝廷里面的一个大臣,叫杨文公的,也很有名的官。为此还写了一封《请四明法师住世书》。

我们都知道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就是祈请法师不要舍报,继续留下来弘法利生。一般我们的话就觉得说,有这样的大人物请我住世,我修行还不错,就满他的愿吧。顺势而为,半推半就。祖师们不是这样的,放在我们现在又说他学得过火了,太执着了,不近人情了。

他给杨文公实打实的抛明自己的心志说,他说我们在娑婆世界退缘太多,几乎都成就不了。他举这个例子是什么?大通智胜如来住世的时候,他不是摄化众生吗,结缘的徒众,经过“尘点劫”,无边无际这样的时间,因为退缘没有断,还住在声闻地。

什么意思?跟大家讲一下,这尊佛住世以后,结缘度化的众生已经不断的在修行了,结果修着修着,“尘点劫”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尘,过一个三千大劫,点一颗,什么时候微尘点完了,算这时间长度的算数。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还住声闻地而没有成佛,就是因为退缘不断,就时时刻刻处处是让你退心,不想修行。

那么他也讲到说舍利弗尊者本来已经修到六住的菩萨了,就被人家因为刁难,要他布施眼睛,最终还是退失了大乘菩提心。我们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这些大圣人、大祖师也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一般悠悠泛泛的学佛人。

所以他就说我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了求生西方的志向。说我现在已经老的差不多了,都这样了,经历的事缘也见过了经过了,那么我还是先往生西方,得了大成就,再回来弘法利生。

这样的坚定的信愿下,在一次《金光明忏》法会的第五天,四明知礼禅师就对大家讲法讲完毕以后,他就对着佛像念阿弥陀佛圣号,念了数百声,盘着腿端坐,安然往生。在大众面前表了这么一个自在无碍的往生法,这就是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一生的行仪。

好,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

「索命」的甲鱼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

罗睺罗忍辱的故事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罗喉罗和...

弥陀光明加持,病症不治而愈

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尤其喜欢杀害小昆虫,曾经回...

为什么现在众生的怪病越来越多

确实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很多人...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不注重福慧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问: 有些人也深信切愿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资粮的积...

星云大师《为死囚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一定听过死囚在铁窗里,唏嘘哀悔...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

弘一大师弘法的三个约定

1937年5月初,梦参法师持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函,到厦...

道宣律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

李嘉诚先生:成功的秘密

李嘉诚和比尔盖茨一样,一开始只知道赚钱,后来得到大...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

如何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善恶矛盾

问: 皈依佛门之后,如何面对日常的人与人、生活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