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印光大师  2016/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祷神祈鬼求愈者,皆所谓担麻弃金背道而驰之流类也。汝以一病,得知工夫非泛泛悠悠能得实益,又知佛法实有点石成金(此系喻,勿错会),以凡作圣之功勋,亦属宿世善根所使,亦系现世修持所得。宜善用心,勿以此为奇特而退堕前功,则将来当更有深益可得也。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之深恩耳。

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彼著魔发狂,丧失正念。

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欲兴此感想,则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强盗来,自己先将家中护兵移之远方,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往生净土后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

无论是什么样的功夫浅深,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成...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黄念祖老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今天,我等于替大家,把过去听到的道理啊,看到的典集...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现在就是这样

现在这个世代确实是末法时代,活佛喜欢有钱的弟子;有...

四个故事告诉您钱从哪里来

钱,当然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但是应该如何获得财富...

佛说决定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精舍,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