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广化法师  2018/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经》华聚菩萨说:‘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大律说:‘若盗佛塔物及寺中供具,即犯重罪。’佛法僧物,各有所属,不得互用,用则计算价值论罪。

如增注载:‘唐朝汾州启福寺住持僧惠澄,患病作牛吼而死,寺僧长宁师夜晚见惠澄来,形色憔悴,对他说道:我为了互用三宝物,受苦难言。其他罪都比较轻,惟独盗用常住物罪极重,请你救我。’长宁师就为他诵经忏罪。月余复来说:蒙你给我诵经,已得息苦,现别住一处,但不知何时才得解脱。’做职事的僧尼,看过这个公案,应多多警惕。又大众僧物四事供养等,亦不得互用。如僧中有衣财而无食粮,需挪用衣财以济道粮时,必须白众忍可,方得动用,事后仍旧补还,不名犯盗。

《阿含经》,目连尊者告勒叉那比丘道:我路中见一大身众生,有热铁丸,从身出入,乘虚空行,苦痛迫切,啼哭呼号,形状极可怜。又见一人,舌头又长又大,有把火热的利斧,在砍他的舌头,乘虚空行,啼哭呼号如前人。复见一人,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燃烧旋转,还烧其身,亦同前面说的两人一样,号泣空行。勒叉那比丘听了这话,便去问佛。佛就对大众僧说:我亦看见这些众生,可是没有说,惟恐愚人不信佛语,会长夜受苦,是故不说。那个热铁丸从身上出入的众生,过去世在迦叶佛所作沙弥,守僧果园,盗取七枚(粒)果供养师父。

由于那次犯盗,死后堕地狱,受无量苦,地狱余报,今得此身,继续受此等苦。那个受炽燃利斧砍舌的众生,亦于过去迦叶佛世,出家作沙弥,于用斧砍石蜜(即冰糖)供僧之时,盗食粘著斧刃的石蜜,由于那次犯盗之故,死入地狱,地狱苦毕,余罪续受此苦。那个双铁轮在胁下的众生,亦从迦叶佛法中出家作沙弥,差他拿饼供僧时,盗取两番(个)饼,藏于胁下,由于那次犯盗,死堕地狱受无量苦,余罪续受此苦。’

读者读到此处,或许会怀疑,这三个沙弥,或仅盗‘果七枚’,或仅‘饼两番’,或‘石蜜少分’,为何‘俱堕地狱’?盗物少而受苦剧,是什么道理?须知道:此果饼石蜜,属常住物,即十方僧宝所共有,若犯盗,应于十方僧宝前结罪。十方僧宝无量无数,故其罪极大。是故华聚菩萨说: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隋文帝十六年,齐州灵岩寺,释道相暴亡,灵魂至阴府,见势至菩萨,引观地狱。有一榜云:沙弥道弘,为众僧作馄饨,先盗食一钵,当堕铁丸地狱,返阳后,以告道弘,这时道弘患口疮已数年,闻道相言,乃为众僧设供赎罪。道相于七日中,十三度死,见菩萨指示罪报相者,三十余人,以告诸人,即各赔偿,狱榜随灭。详如《僧镜录》。仰望读者,知所警戒。

《沙弥律仪要略集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广化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宣化上人:为了生死而出家

学佛的人,时时刻刻要存「有若无,实若虚」的思想,不...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

恶口嘲笑别人的果报

佛陀在世时有位达格罗比丘,他平时住在尸陀林,以死人...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

释尊三事笑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

年轻是培养福报的好时?光

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庄严面相,两耳垂肩...

布施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

对坏习惯不能沽息

有一男的,立志要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人做妻子,他找呀...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安法师答:...

逆境煮透我们的命运与人生

逆境和攀登高山是一样的道理。逆境向上是艰难的,但你...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

先把自己内心污垢净除

有位A女士,多年来不断抱怨住在隔壁的B女士很懒惰。她...

佛学常见辞汇(三画)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宣化上人:瞻礼赞叹地藏菩萨的十种利益

诚心如法地供奉瞻视顶礼地藏王菩萨,这个人能得到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