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2018/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妈是菩萨,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我下班就有饭吃,吃完饭就去做自己的事情,妈妈基本不让我们承担一点家务,她总是说:“你们上班回来很累了,我现在能做就我做,做不动再说。”

就这样,虽然结婚了,但我没有承担一个妻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享受着被先生宠爱,被妈妈照顾的生活。

2016年5月8日,我和先生从婆婆家正式搬入我们自己的家,不到一个星期,矛盾就出来了。

每次争吵的原因,大多是为了“今天谁洗碗,谁洗衣服”之类的鸡毛蒜皮的事情。

在一次争吵中,我先生生气地说:“在读书会,你跑前跑后,争着做义工,说培养自己的福报。在家呢,不愿意承担,斤斤计较。你学佛,都学成双重性格了,在外热心、谦虚,在家冷漠、蛮横……”

先生的话让我陷入沉思,师兄们常说工作是道场,家庭是道场,生活是道场。如果把家庭作为我修行的道场,毫无疑问,我的修行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会这样?细细想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就会找先生的原因,不会找自己的原因。

二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事情,我已经做了……你就应该……比如我负责炒菜,那你就该洗碗;我扫地,你就应该拖地;我洗衣服,你就要打扫房间……一旦出离设定的轨道,马上就起情绪。

三是尽管不愿意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你工作挣钱,我也工作挣钱,我又不是家庭妇女,凭什么我要承担大部份的家务。这些错误的观念,让我烦恼重重,不断轮回其中。

法师说“每种心念都是我们反复串习的结果”。我们只要不断重复,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进而变成心灵世界的主导,从一念嗔恨变成强烈的嗔恨,从一念爱心变成强大的爱心。

我爱我的先生,我爱我的家。先生有很多优点,他善良、宽容、博学……而我却常常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将他的缺点放大,最后只看见他的缺点,完全看不见他的优点。把本该是温馨的家变成了战场,经常硝烟四起。

现在,在我们要起争执的时候,我会沉默半分钟,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一下,同时也会想想先生的好,把“一念爱心变成强大的爱心”;

当我把这样一个观念运用到生活中后,我们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和先生的相处也更和谐了。

因为心行的改变,我也愿意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务活,现在做家务活没有以前那种特别累的感觉,心情很放松,也很愉快。

在做家务时,我还找到了很多的快乐,比如跟着师兄们学做素食,学做面包……现在的我更热爱生活了。

(文/智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人要少欲知足

修行人要少欲知足,只要吃得饱、穿得暖、有个住处就行...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

禅师的笑

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

达真堪布:修行,能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多有福报啊!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还有这么殊...

【推荐】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

富了施,施了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人为财而日夜操劳奔波...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

玄奘大师的生死观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

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证严上人于晨语开示,有些聪明人反被聪明误,别人见他...

【推荐】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知恩报恩的雁王

从前,在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