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2011/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查觉到慈悲心呢: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三、定力是否有增加

定力就是一个人任何时间都不散掉,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你的禅定,能约束你的心,不论外面有多放逸,你都能经常保持禅定,数息、念佛、持咒,心不会放逸。

四、心胸是否开阔,包容心是否增加

1.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包容别人,是把世间东西分的太清楚,都有我相我执,自己的利益摆第一位就无法包容别人。

2. 修行好的人知道众生有各种习气,例如某人看起来很骄傲不太理人,就认为这种人不好,但他也是众生,骄傲不理人是他的习气,也是一类人,与你不同类的人而已,也不见得坏到什么程度,你要有这种想法,你就能包容他,这是属于慧的层次。

3. 有些人做事的方法与你不同,或是长相比较丑一点,你就看他不顺眼,其实他也没有碍你什么事,你要当他是一类众生而包容他。

4. 大的包容心是无所不包的,像菩萨一样,对各类的众生都能包容,学佛要愈学心愈开放,愈来愈宽大,能包容的愈多,对世间能够观到如梦幻的成就,包容心就会很大。

五、对世间各种欲望是否减少

学佛学得好的人,世间的欲望会愈来愈低,出离心愈来愈强,对世间很多东西会像梦幻一样,不会去著它。

六、智慧是否增长

如对各种迷信、诈骗、非佛思想、崇拜等是否能够妥善处理。

七、对佛菩萨信心是否增加

心中是否认为真有佛菩萨。

如果以上这七点能够做好,一定是非常高层次的修行者,慈悲心可以慢慢训练出来,定力杂念要修好几年才会进步,你可以在日常生活里面每日做一点两点,战战兢兢的修行,希望能早一天了脱生死,真正修行到比较高的层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

问: 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

修心十德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

圣严法师《怎样修持解脱道》

一、什么叫作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

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头,有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

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

星云大师《为世界和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虔诚地跪在您座前,请您垂听我向...

真正的涵养和品位

※ 心 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

必不可少的8种朋友

一、成就你的朋友 他们会不断激励你,让你看到自己的...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会加倍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

达照法师:情绪的轮回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

幸福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

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丰衣...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