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圣玄法师  2018/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长的法师一同在路上散步,看着脚下高高的台阶,我一时兴起,快步地往下跳了跳。法师却快步跟上来,问我:“你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啊!”

“那怎么走这么快?”

我回心一想“有吗?”又想了想,刚才顽皮,蹦蹦跶跶的,心中惭愧,便对法师道:“是习气吧!”

原来自己的习气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没有一点儿威仪。

此时我却感慨,走路就是一步一步的修行。

禅门常说,“轮回路滑”,如果修行只停留在书本上和殿堂里,却在行住坐卧间没有能够照顾到自己那个“滑溜”的心,说不定哪个意想不到的时刻,恰好就踩着“烦恼”的西瓜片,一下子滑到了来生,还不知道是哪个驴胎马腹了!

曾经见过一位法师,心中对他的威仪是十分钦佩的。有一天在寺院里走着,忽然听见一位正在浇花的老居士喊了一声:“师父!”

我回过头一看,原来不是在喊我!那位老居士却满脸的激动与兴奋,对那位法师说:“师父,我好欢喜啊!我看着您走路的样子,我就觉得欢喜!”

原来一个人走路的样子,就可以摄受人,就可让人见而生信,为人积累福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佛陀最初的化度。当他从菩提树下起身之时,安详地步行,走到了附近的各个村落。在路上次第乞食,往波罗?城走去,寻找从前和他一起修行的五位道友。

那五个人却认为他放弃了绝食等苦行,必定已经堕落,便相互约定,一定不可以理会他,要孤立他。

可是,当佛陀渐渐走近的时候,他们看到那安详的姿态,都忍不住站起身来迎接他,因为那身影实在太令人悦意亲近了!

那五个道友,不约而同地向他致意,竟然都默契地为他铺设坐垫、盛水洗足。

他们热情地招呼佛陀:“瞿昙长老,您就坐在这里吧!”他们并不知佛已经得成正觉,一直以俗家名号的称呼佛陀,“我们看您身色皮肤,快好清净,面目圆满又足光明,诸根寂定。长老瞿昙!您必当值遇妙好甘露,或得清净甘露圣道吧?”

佛陀却对他们说:“诸位沙门,请不要再以俗姓、长老、种族名字来称呼佛陀了!我已证得甘露之法,已经成就佛果了。”

但是那五位同修还是不相信,坚持认为佛陀舍弃了苦行,还接受了布施供养,甚至饮食洗浴,怎么会成道呢?

这时候佛陀告诉他们:“如来的容貌身形的变化,你们没有看出来吗?”接着,就为他们讲述了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教导他们不苦不乐的中道。

这五人在佛陀慈祥的威仪与耐心的教导下证悟解脱了,由此,佛法僧三宝正式在我们这个世界具足!

后来,这五人之一的阿说示比丘,有一次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他威仪庠序,进止有方,整理衣袍,严持食器,皆悉齐整,巧摄诸根,安心视外,思惟诸法,正念直行。

城中有一位叫作舍利弗的青年,见到了阿说示比丘,赞叹他诸根静默,见所未见的,当下就为阿说示比丘的威仪所感动,向他请教:“沙门,请问您的老师是何人,您受学何法?”

阿说示比丘便慈爱地对他娓娓道来:“释迦族的太子见到世间老病死之苦,心生厌离而出家修道,终得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就是我的老师!”

舍利弗便追问道:“佛陀教授了您什么法呢?”

阿说示比丘便谦逊地说:“我年纪尚轻,随佛学习也没有多久,恐怕无法为你宣说佛陀的教诲!”

舍利弗却倾慕不已,请他大略地讲述。阿说示比丘便宣一偈:“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

听闻这一偈颂,舍利弗当下就远尘离垢,尽诸烦恼,得法眼净。回到原本的住处,与好友目犍连带着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随佛出家!

佛陀与佛陀的弟子,正是以这样严谨、安详的威仪接引了许多人,之后再为之说法,使其明悟真谛。

可见,威仪不仅是自己修行消磨习气的必修课,更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回想十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对佛教一点儿了解也没有,却与同学在游玩之时信步走进了一所寺院,经历了一场“奇遇”!

因为那所寺院的大殿并不是很宽阔,大殿内外的香客虽然不很多,却显得有些喧闹。在寺院的供桌旁,有一尊“蜡像”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尊蜡像实在太逼真了!那橘黄的色泽、消瘦的面容,身上穿着土黄色的大褂,他闭目安坐在这喧闹的大殿中,似乎就像一个真的和尚。

等等,为什么这个大殿中会有一尊这样的蜡像!我看了很久,难道这是一个真人?这也太安静了吧?

我分辨了很久,这是一尊蜡像还是一个真人呢?

后来遇到了同学,向他讲述了令我惊奇的一幕,没想到他也盯着那尊“蜡像”看了很久,辨别了很久!

“我看到他在打盹,眼睛突然睁开了一下,就确定那是一个大活人!”同学告诉我。

“哦,我看了有几分钟,看到他身旁放着一副拐杖,才觉得蜡像旁边怎么会放着拐杖呢,那肯定是个真人!”我竟然是这样子判断的!

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那位僧人大殿里缓缓走出来,虽然他拄着拐杖,但那种安详的气质,已经足以让我生起对无限的憧憬!

“他的心一定特别的宁静!”同学的这句话过去十年了,却依然给我留下极大的震撼。

如果说在世间有什么“奇迹”,我想,这尊“蜡像”在我心中种下的那颗种子,就是最大的奇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

40岁还未结婚,如何面对长辈的不理解

问: 我已经四十岁了,最近几年努力修行佛法,常常参...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佛教在新媒体时代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是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网络弘法...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火宅三车喻

有一位大长者,年事已高且家财万贯,拥有无数的田宅仆...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

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

海涛法师《关于出家的问答》

1.出家的定义是什么? 答:依据《长阿含经》说:「太...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五百释女报佛恩

昔日,琉璃王攻伐舍卫国,毁灭释迦族,并挑选了五百名...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最强的排毒食物,让你皮肤变好

人有好多疾病都是由于体内积聚过多毒素而引起的,要有...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知名电台主持梁继璋写给儿子的备忘录

我儿:写这备忘录给你,基於三个原则: (一)人生福...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长夜漫漫恶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