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五百释女报佛恩

2011/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昔日,琉璃王攻伐舍卫国,毁灭释迦族,并挑选了五百名端正庄严、才貌过人的释女,带回本国。

当时夫人及婇女们来到正殿,琉璃王告诉大众说:‘我今天真是快乐啊!’有释女问琉璃王说:‘为何大王今日特别快乐?’国王说:‘我今天打了胜仗!’

释女告诉琉璃王:‘王未得胜。假使国王全部的兵力加起来,也不敌我释迦族中的任何一人,只因我族是佛弟子,不与人争,所以国王才能得胜。若我族人起了征战恶念,那国王之前三、四次出兵舍卫国,早已溃败。国王在第一次征伐时,释迦族人便说:“琉璃王不知报恩,反而加害我族,如果与之相战,则显得我们贤愚不分、因果不明。所以,我们以箭吓阻,但莫伤人,只要让他们心生恐怖就好。”果然,国王的军队节节败退达四十里后,国王才死心撤兵。 ’

‘不料,过了九十日,国王又兴兵相伐,于是释迦族人共商大计,在不伤人的前提下决定齐射敌铠,使其断坏,希望国王能知难而退。结果亦如释迦族所预期,国王的军队溃不成军。当时国王心怀恐惧,担心全军覆没,但有一大臣告诉国王说:“释迦族皆为佛弟子,持不杀戒,修行慈悲,若非如此,我等早已被歼灭。”国王知道后,竟改变心意,再次举兵攻伐。就在此时,一婆罗门对于释迦族人大难当前却又慈心不战,不以为然,于是以箭射之,一箭伤七人,愈杀愈多,琉璃士兵只好撤退。释迦族人认为不应与恶人为伍,于是将婆罗门赶离城外,因为如此因缘,国王才得以胜战。’

琉璃王听了恼羞成怒,传唤狱卒将所有释女的耳鼻割下来、手足截断,并载至冢间丢弃。释女们个个悲号痛切,命若悬丝。幸有一位释女告诉大众:‘我曾听佛说:“若人在急难当中,能发一念至诚之心,专注念佛,则能随心满愿,获得安稳。”’于是五百释女异口同音,至心念佛。此时,突然普降甘霖,当法雨滴落至被截断手足的释女身上时,身体即时复还端正,无有损伤。释女们欢喜地唱诵着:‘如来是大慈悲父,无上世尊,世间妙药,世间眼目,于三界中拔苦与乐。从何得知?今日得以脱离苦难即是,所以要感念佛恩、报答佛恩!’

释女们心想:‘如何才能报答佛恩?如来视一切众生如其子罗睺罗,怨亲平等,不求回报。我们欲报佛恩,应当一起出家,修持戒行,护持正法。’于是便前往王园比丘尼精舍,乞求出家修行。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

省思

修行之人当具四种信心,一者信根本:自信己心有真如法,人人都有佛性,发心修行,当成佛道。二者信佛:佛有无量慈悲功德,当常念佛恩,常乐亲近、供养、恭敬,有十分恭敬心,消十分业障。三者信法:法有大利益,一心清净,依教奉行,必定解脱,得菩提涅槃。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吾人若能深信佛法与因果,当勤精进,相信有朝一日因缘具足,必能与道相应,信满成佛,此亦为真正报答佛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此才不负出家一场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难陀尊者容貌端严,仪表堂堂,具...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在家居士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失吗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

做火施时观想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问: 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 达真堪...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

【推荐】十念往生通平时也通临终

往生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基本点:不能仅仅站在凡...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结善缘的重要

从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间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

正视痛苦,才是迈向快乐的第一步

倘若将人生的一生分成十份,不称心之时会占几份呢?古...

不懂得播种,福报用完就没有了

一个人的福报是会发生变化的,福报亦在无常中。如果前...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

佛法的藏、通、别、圆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莲池大师警策大众的八条重要开示

一、我未出家时,对于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事,即使别...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欢喜接受魔难

每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各样职业、各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