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教在新媒体时代

学诚法师  2015/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在新媒体时代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是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网络弘法的高僧大德之一,2006年就开通了个人博客,阅读量超过千万人次;2009年至今,陆续开通了中、英、法、德、韩、泰等10个语种的微博,读者涵盖了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法师。时值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之际,记者就“互联网+佛教”的相关话题专访了学诚大和尚。

同愿同行,交流互鉴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一谈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为什么把大会主题定为“同愿同行,交流互鉴”,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学诚法师: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无论是哪个教派,哪个宗教,哪一种文明,都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佛教流传两千多年来,在这个时代,我们同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团体之间的交流、互鉴,显得非常的重要。佛教里面讲要发大愿,同时我们要有大的行动力。“愿”就是理想、目标,“行”就是行为、行动、执行力。那么我们有了美好的愿望,关键要去落实、去实践。

前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分别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第三届是“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我们这一届是“同愿同行,交流互鉴”。这个主题既与前面三个主题有连带关系,同时又有时代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大家交流互鉴,能够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和行动,可以说是:同根、同愿、同行。

记者:也就是利用世界佛教论坛来提升中国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手段,是吗?这一届论坛有什么特点?

学诚法师:这次世界佛教论坛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来参加我们的会议,除了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千僧斋、主题演出以外,还设了八个分论坛、三个新媒体论坛和四个电视论坛。与会代表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来选择分论坛。不能到现场来的民众,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收看到我们大会的相关情况。让世界佛教论坛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长久利益众生。

佛教联袂互联网的意趣

记者: 现在提倡“互联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佛教也要与互联网相结合?我们利用新媒体的手段去弘扬佛法,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意义在哪儿?

学诚法师:现在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作用力逐步逐步有超越传统媒体的这样一个趋势。新媒体的背景,每个人都能够写新闻,发消息,并且非常的快速。手机一拍,它就能够发布到互联网上面去,成本又很低,覆盖面又很广,并且效果非常的明显。这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我们也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同时邀请佛教范围以外的一些人士,比如说科学家、新媒体的代表,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等来发布。

新媒体的时代,我们出家的法师和居士们也需要掌握这种技术,得到这种能力,有助于对佛法的弘扬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当然,新媒体仅仅是工具,互联网也只是一个平台。更主要的就是用好这个工具、用好这个平台,把2500多年来佛教的慈悲济世、普渡众生的情怀、精神传递出去,让佛教的智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来惠及世界、利益人群。

佛教为信息海洋注入慈悲正能量

记者: 有些人认为,出家人应远离尘嚣、清修戒律,而互联网破坏了僧侣的清净道场。您认为互联网会不会影响我们内在的这种清修?

学诚法师:出家人持戒修行与互联网弘法实际并不矛盾。佛教重传承,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教徒要弘法、广度众生,就应当积极学习运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传播手段,这是现代佛教参与社会、弘扬佛法、化导众生非常便捷的途径。

出家人首先要有内在的自我修行,修行就是修心,先把心修好,人的正知、正见、正念,然后我们人的行为才能够正确,才能够善良。出家的目的在于修行,但是修行、渡众生是一体的。大乘佛法的修行是自利利他,我们除了早晚功课、静坐,自己修心、修行。获得佛法的利益,获得佛法的功德和能量,也需要我们把自己所得到的佛法的智慧、功德,通过自媒体,通过互联网分享给更多有缘的众生。

记者:佛教如何与互联网更好的结合?您所住持的北京龙泉寺是不是将新媒体已经成为敬佛的一种特别的方式?

学诚法师:虽然我们积极倡导使用互联网弘法利生,但还是强调佛教界要警惕互联网上负面信息的渗透、污染。 为了保证清修,龙泉寺在传统清规戒律基础上,又制定了现代僧团管理制度,僧人使用电脑、上网必须要申请。在我们寺庙里面,极少数人使用这种工具,绝大部分的人依然都是在研究大藏经,天天过着晨钟暮鼓、朴素传统的宗教生活,与互联网、新媒体几乎不怎么接触。

现在网上充斥着大量不良资讯,刺激人的物质欲望,严重污染了现代人的精神空间,佛教徒有义务承担起净化世道人心的责任。我们不仅通过互联网发布佛教、寺庙的信息,同时也会借助微博互动平台为网友释疑解惑,告诉大家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来促进社会道德的提升等等。

佛教是古老的,佛教徒是现代的。佛教和佛教徒应该用适应现代社会的方式,把慈悲、平等、圆融等佛教智慧传递出去。源源不断地为这个信息海洋注入积极健康、慈悲智慧的正能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舍身济众的猕猴王

从前有一弥猴王,常与五百只猕猴一起游戏。当时正逢旱...

五种不净的说法

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集体皈依的仙人

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

对面不识佛菩萨

以前中国有个杜顺和尚,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著...

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梁启超谈治学与做人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

提不起就放下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

远离人我是非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我们有什么心念,就会产生什么力量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

香菇的营养成份

香菇是一种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四季可食的美味佳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前,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里找工作...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