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远离人我是非

济群法师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

一、不诽谤人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而相互诽谤攻讦,不但于已无利,甚且造成社会不安,殊不知世事乃因缘和合而成,人我之间具有彼此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要彼此和乐相处,共创安康的家园,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与随喜赞叹的胸襟。

二、不观是非

在大众中生活,难免会接触到是非,如果我们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观是非,让是非连在心中驻足的机会都没有,是非自然就会消声匿迹,否则终日计较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天天活在是非里,不但无法自在,而且起惑造业,招致无边的痛苦。

三、自观身行

所以佛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尘劳,若能进一步将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就更有益于进德修养了。经云:“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惟有自观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开采心中无限的宝藏。

四、谛观正法

如何自观身行呢?我们必须时时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如若不然,宁可正而不足,不能斜而有馀。何谓正法?一心制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三学增上是正法,四摄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九品念佛、十愿圆成都是正法。《楞严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惟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康庄的人生大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别人

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现代人最容易犯错的部位

现代人最容易犯错的人体部位是什么?是舌头。恶口、两...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用语言伤害别人,会让人生越走越艰难

你用语言竭尽所能地伤害别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残忍,...

不要以常人的标准衡量他人

藏地有一句谚语:贼和佛,无法能够了知在何处。我们很...

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问: 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济群法师答: 当...

济群法师:什么是幸福,如何把握幸福

记者: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

为什么要皈依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

济群法师:乐观与悲观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不忘初心,成佛有余

教界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修学上不去。原因固然很...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存心与择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

心律法师: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

央视有一档猜猜看栏目,有期节目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后妈的故事

有一个富商,妻子过世之后,他又娶了一个女人。前妻留...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愚人食盐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远亲戚的家里去。主...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嘴里异味的原因与去除

嘴很苦或者是很酸的情况应该有人试过,可能有些人会认...

达照法师:三业修行

《法华经》里讲得非常好,哪怕就是举一个手或低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