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要皈依

济群法师  2011/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时常有人询问: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若不曾生起恳切皈依之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尽管在学,尽管在修,多是按个人喜好进行抉择,而非全身心投归三宝怀抱,以此为人生唯一目标。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如何从无始劫来的生命状态中脱颖而出,焕然重生?

所以,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去,才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呢?并非如此。我们所要成就的,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宝,而是三宝具备的内在品质,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对于出家众来说,虽然剃发染衣,成为继承并弘扬佛法的僧人。在形象上,已是住持三宝之一的僧宝,与佛像和经典一起,象征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但从内在考量,是否具足表里如一的相应品质?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反躬自省的。若有名无实,流于表相,终究与解脱毫不相干。发心出家,只是踏上了寻求真理的解脱之路,抵达终点之前,尚需不断精进修行,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三宝。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佛菩萨那样的品质。念观音圣号,是为了忆念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心,以此作为学习榜样,时时激发自己,圆满同样的慈悲品质;念弥陀洪名,是为了忆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以此作为修行楷模,时时策励自己,成就同样的宏誓伟愿。

所以说,称念佛菩萨名号,不仅是为了得其护佑,更不是祈求他们满足一己私欲,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这一切,与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驰的。忆念佛菩萨的根本目的,是仰慕其智慧、德行,从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不断向佛菩萨靠拢,最终于自身成就和他们同样的品质。如此,才是标准的佛子所行,是对皈依的圆满完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佛学常见辞汇(六画)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

算命说流年不利该怎么办

有一个居士写信给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这个辰和戌是...

以什么心来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数人对自己的心行并不了解。...

济群法师《幸福人生的原理》

前言 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质...

济群法师《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问: 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海涛法师:法然和尚法语摘要

一 1.法然和尚云:「虽然戒定慧三学全具,不修本愿念...

佛珠的含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

不回向亦能获大益,此语欠妥

接手书,并闽佛化社书,及大纲大事记。备悉此社尚正当...

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四种洗衣方法有害健康

1、在洗衣服时,为节水,通常是先洗内衣裤,然后洗外...

修安忍会不会沦为他人的受气包

问: 常言说人善被人欺,假如自己修安忍,会不会招人...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

四个不同时期的素食体验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

明证法师:念佛时如何止住妄念

问: 念佛时会有妄念杂念是因有业障应如何止妄念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