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华严祖师杜顺和尚的故事

2019/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华严祖师杜顺和尚的故事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常难以明了。这大福报就好像电能一样,因电压很高,不能直接转化为我们所用的光明。诸大祖师因此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为华严宗第一位祖师——法顺大师。

法顺大师,唐代雍州万年县杜陵人,后人尊崇他为“杜顺”:“杜”既是他的家姓,又是他所生活的地名,是对他的尊称。

与生俱来的功德

杜顺大师小的时候,他家后面有一个冢。他每天的游戏就是坐在这个冢上,犹如坐在法座上一样,给小伙伴们说法。十五岁随其兄长参军,有过一段军旅生涯。十八岁舍俗入道出家。

杜顺大师有一些很不可思议的秘行,比如说会治病。有的人得了很重的病,来看他一次就会好,他的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德与生俱来。

隋文帝时代,隋文帝对他非常恭敬赞叹,顶礼供养。到了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曾经向他亲问法义,当时太宗出了一身透汗,疾病痊愈,非常欢喜,就赐他一个国号——“帝心”,就是诸帝的心,犹如皇帝的宝藏一样,以此感恩大师对他的加被和开导。

鞋不丢失的因缘

杜顺大师曾经有一次在长安城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上,把自己的一双鞋挂在大道旁边。三天三夜,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但是没有一个人来取他的鞋。

皇帝很奇怪,问他:“别人的东西放在家里都会丢,你的东西怎么放在大街上都没人取?”他说:“我从无量劫来,没有拿过别人的一根草,所以就有这样的因缘。”

烧不毁的纸书

杜顺大师经常住在终南山静修著述,一生著述等身。他对《华严经》非常欢喜、非常有信心,也看到《华严经》是小智、小机、小福之人很难契入的。于是他发广大的慈悲智慧愿心,解说了《华严经》的核心,叫作《法界观》。

文章做好之后,他在僧众前生了一盆烈火,说:“我做的这个《法界观》文,是否符合《华严经》的密意,请诸佛为做见证,为做评判。”说完就把《法界观》文投到烈火中。火一直烧,可是纸质的书竟然始终没有被烧掉。

龙椅上往生

八十四岁那年,杜顺大师在长安的南郊,即终南山一带的义善寺开了广大的法会——和大家告别的法会,也是为自己开的一个追悼会。

开完法会,杜顺大师就回到长安城,直接往太极宫而去。当时是贞观十四年,也没有电话手机,太宗李世民正在那里上朝,也不知道他来做什么。宫里宫外无论是皇帝还是军人、宫人、奴婢对待他如佛一般,所以杜顺大师直接走到太极殿,这个殿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一样。

朝堂之上,太宗坐在龙椅上正和大臣论对国事。杜顺大师直接走到太宗跟前说:“我今天来,看你这个宝座很好看,我能不能坐一坐?”太宗皇帝说:“老和尚想坐这个还不简单,你坐就是了。”说完就下来让杜顺大师入座。老和尚一坐上去,就端坐而走。

太宗非常悲伤,整个朝廷放假三天,举国哀悼——因为国家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这是最大的损失。后来为杜顺大师肉身修了一座七层的塔。据佛典记载,只有佛才可以修七层塔。

近在眼前的文殊菩萨

杜顺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这在唐代有很多证据。他有一个弟子跟着他学《华严经》,所以对文殊菩萨很有信心。在大师圆寂前一段时间,他很想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杜顺大师说:“好!好!你去吧,你去吧。”他就去了。

到了五台山,看着荒山野岭,他也不知道文殊菩萨在哪里,就对着黄土坡拜,想文殊菩萨肯定在。这时护法神显身了:“你到这里来祈求什么?”他说:“我想见文殊菩萨一面。”

护法说:“哎呀,你怎么搞的?你天天守着文殊菩萨,还想见文殊菩萨的面。”他说:“文殊菩萨在哪里?”“杜顺大和尚。”“啊?!”他说:“我真的是有眼无珠啊!”赶紧往回跑,但回来时大师已经圆寂了。

他看到的一直都是杜顺和尚,却没看到文殊菩萨,这就是信心的重要。

杜顺大师的七级宝塔是什么样的呢?西安白马寺西边的七级宝塔——法界塔,是按照杜顺大师塔1:1 的比例复原的。

杜顺大和尚的肉身在杜顺塔里面还是完整保存着。前几年文物普查的时候曾打开过塔,法师的肉身还是完整的。由此可见,诸佛菩萨都有他们的誓愿。

一生行持华严

《华严经》是诸佛证悟到的甚深的法界的体性、境界、德相和业用,非常不可思议!杜顺大师是它的一个业用——从《华严经》当中流露出来的一份作用与我们分享,真是光照千古!

杜顺大师完整地解密了《华严经》,让我们对《华严经》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杜顺大师用其一生的行持为我们作证明,给我们带来了榜样、信心和方法,让我们能彻底看到佛陀无量劫如何修因契果,修菩萨行,庄严自心,最终获得生命的庄严和自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

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画传

一、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话,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问: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拿着一位高僧大德的话去否认...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

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佛世时代,舍卫国波斯匿王有一天和末利夫人在楼阁上,...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