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圣严法师  2010/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值便能成为永恒。

现代的台湾,流行着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放逸颓废不负责任的观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药。“戒为甘露道”是说: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会死亡,可以带到永远的未来,持续地成长,直到成佛为止。

不放逸等于持戒,有益于众人的事必须做,有益于众人的话必须说;有害于众人的事不要做,有害于众人的话不要讲,这样的话,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长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荡,行为不检,狂赌、滥嫖、酗酒、日夜狂欢、男女行为不节制、饮食无节度、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损人害已…。这种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横祸,而且可能死得很惨痛。

“贪”是贪得无厌,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快活、物质享受更多些。贪欲之苦,如饮海水止渴,越饮越渴,所以贪的作用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不到就会瞠,贪与瞠是一体的两面,有贪有瞠,便有无尽的烦恼跟着发生,如果没有要贪要瞠的人、事、物,一切烦恼便无从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放逸而自掘坟墓,走上死路,另一种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为众人作奉献,永远活在众人的心中,活在文化历史中。就佛法来说,佛教徒藉着佛法的指导,若以无私无我的立场和观点持戒修善行,能够成为福智圆满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报观点,持戒修善行,则能得享安乐的福报。

死或不死,并不单指肉体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们现生健康长寿,也使无形的生命不断延续。相反地,放逸只会使这两种生命提早毁灭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

道证法师:临时助念也可往生

还有人有疑问,说如果这个临终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

如何劝导病人临终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

野老得斧而不知宝

【经文】 昔有贫穷孤独老人,无业资生,偶得一斧,乃是...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禅门公案: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其实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

六类可以清除体内毒素的食物

第一大类:蔬菜 所有新鲜的绿叶蔬菜对于便秘是有效果...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