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永明延寿大师  2019/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大乘语,如虫食木,犹奴数钱,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兹见谛,如说而行。

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闻之力,犹膏助明。以劣解众生,从无始来,受无量劫洞然之苦,只为迷正信路,失妙慧门,狂乱用心,颠倒行事,何乃盲无智照,翻嫌真实慧光;贫阙法财,更祛多闻宝藏?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是以因闻显心,能辩决定观察之禅,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

《宗镜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问: 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问: 请来的佛像、唐卡,如果质量不好或者不清晰,应...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宣化上人: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感应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

做生意亏了很多钱怎么办

问: 我是去年年底皈依的,我每天念《大悲咒》,每天...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为什么会常常看不起身边的人

问:师父,我发现自己有一个毛病,就是常常会看不起身...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给心灵减重,让它自由

现代社会中,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越...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人就这么一生

人的一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生。我们在亲人的欢...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平和-生命的终极目标

每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不快乐的事情时,我们的第一反应...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