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六祖慧能大师  2019/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首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第三首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第四首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毒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第五首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第六首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德无比。

第七首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第八首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第九首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第十首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第十一首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第十二首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生像;

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

涅盘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第十三首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第十四首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身臭皮囊,何为立功课。

第十五首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第十六首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十七首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第十八首(自性真佛偈)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洗钵去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不可以用丝织的棉被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饮食防癌的三大原则

癌字中有三个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世界...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

宣化上人:认清做人的责任

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人的责任,应该为旁人...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

传喜法师:要常常依止善知识

往往一个好的念头出来的时候,坏的念头也会出来跟你谈...

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谁先来

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死亡因素。有人因为年老而死,有人因...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为了父母我们能舍掉多少

婆罗门女虽然广说方便,劝诱其母,希望令生正见,但是...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