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净界法师  2019/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宗,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如是在一心中表现出来。

这个观法其实非常好用,就是你不管看到什么事情,你就观想它是唯心所现。“思诸法如梦”,外境都是一念心显现出来,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后再观“观心性无生”,能分别的这一念心最后也觅之了不可得。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这个时候,第三段,再肯定这一念清净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你看佛陀对心的描述,佛陀讲话怎么讲这个又讲那个?一下子说这个心是罪业的根本,你不能随顺它的;一下子又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是一样的,要肯定。佛陀对心有时候是采取否定的状态,有时候是肯定。这怎么办呢?哪一个是对呢?

这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刚开始你要否定。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心很多颠倒,你一肯定就完了,就被它带着走了,所以,大乘佛法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刚开始先否定自己的心,你的所有的作用,你内心释放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你告诉自己,这都是假的,你不要被他骗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观。

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心性是否定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完全否定。但是到最后的时候,否定到最后的时候,你要转成肯定,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你要重新肯定。

你看《大乘起信论》怎么说。它说观一切法,“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把一切万法回归到一念心性。最后还有一句话很重要,“是名真如”,重新肯定这一念心性当下就是真如。你看,“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是完全否定,然后“是名真如”,叫“一心真如”。

所以我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是否定、否定……最后肯定、肯定……但是,《楞严经》的角度是完全否定。你看《楞严经》,基本上它是从假入空,《楞严经》从空出假讲得很少,它是让你把心带回家。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他不二的本性,开始从空出假,那你要读《法华经》。《华严经》《法华经》都是这样。

所以你看,为什么经典要判教?这一部经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的定位是什么,五味中它的滋味是什么,的确每一部经的效果不一样。佛陀讲话的口气不一样,产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样。《楞严经》它偏重在破执,它这一部经的目的就是在根尘识的因缘当中把你拉回来。

把心带回家,《楞严经》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你从家里面再出去,那你就研究《法华经》、研究《华严经》,怎么样发菩提心,怎么从假相当中建立如梦如幻的因缘,从如梦如幻当中积集如梦如幻的功德,那你得读《法华经》《华严经》。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把一切法会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旋法归无”,在一念心性当中再重新肯定,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星云大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海涛法师《忍辱之道》

忍辱之道一 1.行菩萨道者,若瞋恚偏多,当行慈心。念...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遭遇人生逆境后,应该如何度过

问: 一个人遭遇人生逆境后,一般都会怨天尤人,难以...

平衡身体的pH值

酸中毒(Acidosis)是我们身体的pH值过酸时所会呈现的一...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问: 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这回事吗

问: 师父,我遇到一个疑团,大家一些学佛的去往生,...

戴高帽子

人,大都喜欢听好话,尤其是赞美自己的好话更是百听不...

艺人取乐大众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到摩揭陀国游化,住在王舍城北方的...

减劫中人的福报越来越薄

随着减劫的次第,人的寿命越来越减。以这个作为标志,...

大善者受大痛苦往往是成就的前兆

若真修道人,必经魔难,不魔不成佛,真正发心修行的人...

学佛要从解剖自己的内心开始

难得在滚滚红尘中,有一群忙忙碌碌的人,愿意当一名佛...

让孩子乐观一些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

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吗

问: 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净界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