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圣严法师  2019/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清净的智慧,不再有对自我的执着,并进入了涅槃境。事实上,凡是自认为开悟的人其实都还没有开悟,因为他还有一个会开悟的‘我’。开悟并不是一样东西、一种感觉,或一个可以进入的境界,如果是这样,那开悟就太有限,太虚幻不实了。如果开悟还是一个目标,还有一个我可以从中获益,那智慧仍是遥不可及。

中有‘我’,就不是涅槃

如果你才刚开始禅修,可能会以为听懂了我刚才说的话,初学者要能够体会深入禅修后的喜悦,毕竟是不容易。如果你修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突然涌出无比的欢喜,感觉自己好像进入涅槃了,你兴奋地大喊:‘真的,自我已经完全消失了!我进入涅槃了!’

你真的进入涅槃了吗?既然还感觉到有一个‘我’进入涅槃,那终究还未证得最高的境界。但是这个体验是那么强而有力,因此就算是非常有经验的禅修者也很可能被误导。这就是一个对开悟有错误认知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当禅修者达到了自我中心消失、方法不见的时候,他感觉到完全的放松、自由,与宇宙合而为一,但对周遭境界漠不关心,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已经消失了。那时心中并不是欣喜,而是完全的自在,所以并不会雀跃高喊自己已经进入涅槃。但在这情况下,不论经历到什么,他的自我还是存在的。

一旦离开这种寂静的状态后,他可能会声称自己已经明白什么是涅槃,并且看见了佛的法身,获得了究竟的智慧。如果你的修行功夫不及他,而想要否定他,他可能会立刻反击,告诉你:‘你没有经历过我的体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样的禅修者一般对自己的成就非常执着,如果你不相信他,他会十分懊恼。

更糟的是,如果这时刚好有人愿意为他印证;可能是觉得他的经验与经典完全符合,也可能是因为曾经有过相同的经验,所以有这个立场来印证;那么他会感到非常欢喜,并把那个为他印证的人当作真正的善知识。

开悟的人生不是梦

这位禅修者被称赞时是那么欢喜,被怀疑时却又那么气恼,那他所证得的究竟是怎么样的解脱呢?看来他所谓的涅槃是有问题的。对于这个论点他可能会响应说:‘我对称赞和批评的响应确实不同,不过我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自从彻底解脱后,我已经没有什么事好在意了。不过为了维护佛法的尊严,我还是会谴责那些违背佛法的人,而称赞与法相应的人。’

我们对此能说什么呢?想判定这种人的修行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他所经验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体验让他觉得获得了甚深的智慧,那他还是没有进入涅槃。唯有当涅槃和生死轮回都如梦幻般消失时,唯有当心是相当稳定平和,而快乐和悲伤等感觉都不复存在时,才是真的进入涅槃。

把开悟说成一场梦似乎很奇怪,但如果说生死轮回与开悟都是虚幻的话,那禅修者只是努力地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而已。其实,开悟本身并不是梦,是想开悟的念头和悟境这个概念才是梦。

因为在生死里轮回的众生是生活在梦幻中,才认为有‘开悟’这个目标可以执取;如果真的开悟后,悟后的人生就不再是一场虚幻的梦境了。确实,到那时候,开悟不复存在;当进入真正的悟境时,由于一切皆空,所以也没有所谓的悟境。

禅修像登玻璃山

精进的禅修者就像一个试图登上玻璃山的人,山坡很陡也很滑,更糟的是,上面还涂满了油。登山者打着赤脚,每一次尽力往上爬,都还是滑了下来。但他还是不断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往上爬,直到精疲力尽地倒下不支,沉沉地睡去。当他醒来时,玻璃山已经不见了,才发现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场梦;根本不需要爬,也无所谓前进。

但在梦里,山确实存在,如果当初没有尝试去做这件不可能的任务,也不可能从梦中醒来。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解脱生死轮回,而达到寂静涅槃,但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如之前我们说明的两个因我执而自以为实证涅槃的例子,接下来的第三个例子,我们将检核一个同样是错误但完全相反的观念。

有些禅修者,主张没有涅槃,也没有可以进入涅槃的我,因此对于称赞、谴责,对于世事,甚至自己的修行,都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态度相当不正确,甚至比前两种更危险。前两类禅修者起码还能生禅定天,而第三种,则会想放弃修行。

如果他坚持修行下去的话,还有可能生于无色界天;但如果他觉得反正一切都虚幻不实而放弃了修行,那么正是因为这个无明,他不但远离了人道和天道,很有可能会投生到畜牲道。

这些有关开悟的错误观念都很常见,即使是精进的禅修者也很容易犯。因此你应该可以明白,在修行的路上,有一位能指引你不落入邪见的禅师是多么的重要。没有老师的指导,即使对佛法的修行有很大的信心,依然有可能会走上歧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有禅心的人,不计人间毁誉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

达照法师:得定的过程

初禅得定,需经过粗住、细住、欲界定(明镜暗镜)、未...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莫待老来方学道

有些事拖一拖无妨,但学佛最好从当下开始。 学佛不能等...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求签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师父,有没有求...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须菩提-解空第一

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