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19/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知道整个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首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根本。从本经上来说,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

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状,因为那个相状是变化的。我们心中只要有相状,这个相状一变化,你的心就跟着变化了。

所以,在修学的时候,你的依止处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状,你一定要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真实的心性,才能够安住下来。无相的心性找到以后,它有两个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个,它是有不变性;第二个,它是有随缘性。

心性找到以后,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会不断地干扰我们,所以我们要随时地调整。调整,在本经当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观来加以调整。空观是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取,发明我们心中这个不变的理性。

所以,我们心中开始执取的时候,我们先守住不变,以空观安住不变。

然后,以假观来成就随缘的妙用。当我们把心中的虚妄相扫掉以后,我们根据佛法的施设,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

比方说,我们安立了布施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福报;我们安立了持戒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尊贵身;我们安立忍辱的假相,来成就我们未来的庄严;乃至于我们安立了忆佛念佛的假相,来成就往生净土、成就不退。

所以,空观是在破除我们心中的执取,而假观是在建立种种的庄严的假相,中观等于是把空假二观作一个平衡。所以说,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首先依现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观来作调整。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是《金刚经》也是在破相,《楞严经》也是在讲破相,那么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呢?

《金刚经》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后,它显出来的是一种空性;《楞严经》用空观把相状破坏以后,显出来的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这样讲,“破妄”这两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显真”有所不同。

《楞严经》认为:空性的智慧不能当安住,空观只是破除我们执着的一种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它才能够安住。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楞严经》它是破妄又能够显真,这样子才是比较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诸法都是空相,那极乐又有何向往呢

问: 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

婚前性关系的七宗罪

一、婚前性关系容易使男女两人在结婚前分手。 有些女...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

持心如大地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彭鑫博士:论色情泛滥对当代青少年身心的摧残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曾告诫过大家,他...

走出日常刷牙的误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爱美的女士们为了使牙齿保...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