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2019/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生活穷困,所以受雇于商人,入海采宝。途中,船突然停止无法前行,商人们见状心生恐惧,纷纷祈请祷告各方神祇救助。只有贫人因皈依三宝,持守戒律不违犯,每天早晚悔过自省三次,而无恐惧。并发大慈心誓愿:‘愿十方众生遭遇劫难,就像现在的我一样,不惊慌恐怖;若我将来成佛,必先度化此类众生。’

经过七日,船身仍动弹不得。海神欺骗货主,托梦说:‘你若抛弃贫人,我就让你们离开。’货主梦醒后,虽然为贫人悲伤哀痛,但仍秘密地告诉众人海神的话,并讨论该怎么做。

贫人稍微观察了一下,了解了原因后,说:‘不要因为我一个人,令众人丧失生命。’于是货主作了竹筏,准备了粮食,让贫人坐上竹筏后,将竹筏推向远方。不久,有一大鱼将商人的船翻覆,并吞了所有商人,唯独贫人乘着竹筏,随风上岸,返回故地,族人都为他高兴。

贫人因为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力行十善,又持斋忏悔、慈心愍众的因缘,所以有福报脱离险境。那位贫人,就是我的前身,修菩萨行应如此矢志持戒。”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4.三三》

省思:

《大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戒能让我们防非止恶,调伏烦恼习气,清净三业,获得安乐。犹如文中的贫人,因为皈依三宝、严持戒律又精勤忏悔,所以遇到险境能无所畏惧;又为了救众人的生命,而愿意牺牲自己,却反而脱离了险境,平安归乡。佛以前身示范,晓喻大众,矢志持守净戒的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

出门怕有危险,就先念地藏菩萨圣号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

纵大祸临头,又有何畏惧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

净心十要

总持戒律伏客尘,永断淫根去无明。 永消亿劫颠倒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

达真堪布:不发菩提心能受菩萨戒吗

受菩萨戒必须要有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受菩...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

独角牛

过去,在刹尸罗国有一位养牛人,他养了一头独角牛。这...

从自行车的故事看人生情态

一、他去相亲时,父亲向邻居借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他...

发现自己的错误赢得自己

一位棋道高手退下来后被聘请为教练,他培训年轻选手的...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你能瞒得了人,但瞒不了佛菩萨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

海涛法师《生命无尽》

所有众生都因为父母而有生命,但父母有很多种:有生我...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宝忏》的缘起,这个忏本是南朝...

求人办事的技巧

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悠游的过程

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里观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

坚持再坚持

一个小伙子从小丧母,多年来与父亲相依为命。看到父亲...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