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佛门孝经泽润众生

宣化上人  2011/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始终也没有去超渡他的母亲。因为释迦牟尼佛是从他母亲的右胁生出来,生出来之后,他的母亲就死了。等到他成佛了,他的母亲已经升天了。他的母亲叫什么名字?叫摩耶夫人。等释迦牟尼佛说完了《法华经》,没说《涅盘经》之前,升到天上去,到忉利天宫三个月给他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说什么法?就说《地藏经》,就说这一部孝经。释迦牟尼佛为度慈亲(他母亲)而说这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为什么有这一部经的因缘。

佛出世七天之后,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就死了,死了之后,就升忉利天。摩耶是梵语,翻成中文叫「大术」,又叫「幻」,虚幻不实的幻。摩耶夫人的角色就是做佛的母亲──千佛之母。每一位佛成佛之后,又要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每一位佛都是这样。但是说法,要轮王(转轮圣王)或者帝释来请法。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说法是谁请法呢?是他的父亲。佛的父亲是轮王,他就对佛说:「你应该到忉利天给母亲说法,救度你的母亲。」又有的经典说是帝释请法。帝释就是三十三天忉利天天主——就是以前修庙的穷女子(因修庙而做了天主),做了天主之后,他知道佛在他的天上,于是请佛到忉利天说法。

释迦牟尼佛为母说法,说的什么法?说《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法门。这个法说的是「孝道」——人人都应该孝顺父母。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人的根本。你孝顺父母,就等于自己给自己上肥料一样。肥料,懂不懂肥料?你自己行孝道,就是在自己的根上灌溉肥料。人如果不孝顺父母,将来绝对没有前途;若是能孝顺父母,你把你的根本栽培好了,将来一定会有很光明的前途。所谓「本固枝荣」,你根本栽培好了,枝叶自然就欣欣向荣;「根深叶茂」,根培植深了,枝叶也会茂盛。

这一部经以什么为宗旨呢?这一部经的宗旨有八个字,就是「孝道、度生、拔苦、报恩」。孝道,孝顺父母的道理。人若是能孝顺父母,就是天地光辉。天地所欢喜的,就是人孝顺父母。所以说「天地重孝孝当先」,「孝」字是最要紧的。就用一个「孝」字,全家都会平安。

「孝顺还生孝顺子」,你若是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子女也孝顺你;如果你不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孝顺你。为什么要做人呢?做人有什么意思?不是说「我就糊胡涂涂地来做人就算了!」不是的!做人的本份就是孝顺父母,因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也就是师长,父母也就是诸佛。你若没有父母,就没有你这个身体;没有你这个身体,你就不会成佛了。所以想成佛,先要孝顺父母,第一要尽孝道。

这部经的第二个宗旨是「度生」。度,就是六度万行的度。怎么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就叫度;由生死到涅盘,这也叫度;由烦恼到菩提,也叫「度」。「度生」,现在所说的度就是度众生。度众生不是说度一个、两个,也不是度三个、五个;度众生是──所有一切的十二类众生,你都应该发心教化他们,令这一切众生成佛。

第三个宗旨是「拔苦」,拔除众生的苦。这部经的第四个宗旨是报恩,报父母的恩。「孝道、度生、拔苦、报恩」,这八个字是《地藏经》的宗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

父爱如山

有一个名为父爱如山,影响你的爱的心理测试:一座很小...

圣一老和尚《地藏经略说》

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识: 今日地藏经法...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世界是一个万苦交煎的世界,也是万恶充满的世界,所以...

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

各位善知识:我们信佛的人呐,首先要循规蹈矩。本来佛...

修行要回光返照,不向外驰求

你拿一个球往墙上打,它也就弹回来,那就是股回力。菩...

宣化上人:一切众生都是佛教徒

南传小乘的佛诞日和北传大乘的佛诞日,有所不同,但无...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宣化上人:真正的济贫

美国现在发起济贫运动,而我一到美国,就批评这一件事...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

游名山不愿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

言归于好

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气和承受力

有个富二代的男孩儿,从上高中开始,就被父亲送到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