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2019/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讨伐,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长的国王,名叫普安王,修习菩萨行,其他四个年纪较小的国王,则常作恶行。普安王怜愍四小王,想要度他们。

一天,大王请他们上殿,共相娱乐,连续七日七夜。七日后,四小王一起对大王说:“我们还有很多国事要处理,请允许我们先告辞了。”大王就派人备好车马,和群臣大众一起给四小王送行。

行至半路,大王为了度他们,就问道:“请各自说一下你们人生的愿望是什么?”

一王说:“我希望能在阳春三月,树木葱绿鲜花满枝的时候,在田野上游玩娱乐。”

另一王说:“我希望能够常作国王,好鞍宝马服饰端严,楼阁殿堂明亮辉煌,官属人民围绕左右,钟鼓齐鸣,出入之时路人都倾心瞻仰。”

另一王说:“我的愿望不一样。我希望有好太太好儿子,都端正无双,我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第四小王说:“我的愿望也不一样。我希望父母常在,有很多的兄弟、老婆和小孩,一起享受很多的锦衣美食,素琴清衣,共相娱乐。”

四王说完各自的愿望后,都回头问大王:“您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大王回答:“我先说一下你们的愿望,再说我自己的吧。

“你们一个人说在阳春三月,树木葱绿鲜花满枝的时候,游戏原野,可是秋天来了树木鲜花都会凋零落败,所以不是长久之乐。

“另一个人说希望常作国王很威风,自古以来的帝王,虽然很神气很快乐,但是当福德耗尽的时候,国家之间互相征战讨伐,瞬间国破人亡,所以这个不是长久之乐。

“另一个人说希望有好太太好儿子,共享天伦之乐,可是一旦太太儿子生了病就难免忧愁万分,所以不是长久之乐。

“另一个人说希望父母常在,有很多的兄弟、老婆和小孩,一起享受锦衣美食,共相娱乐,可是哪天出了事,被官府抓捕,关进牢狱,无人救护就悲惨了,所以不是长久之乐。”

四王于是问道:“那么大王的愿望是什么呢?”

大王答道:“我的愿望是不生不死,不苦不恼,不饥不渴,不寒不热,生死自在。”

四王问:“这样的快乐在哪里?您应该是有明师指点吧!”

大王回答:“我老师的尊号是佛,他就在附近的祇桓精舍。”

四国王听了很欢喜,一起来到佛陀处,顶礼世尊后退坐一旁。

大王长跪合掌禀白佛陀:“我们今生得到人身,愚钝无智,只顾贪着世间享乐,不知善恶之报,愿世尊为弟子等,宣说苦的真谛。”

世尊说——你们仔细地听,我为你们解说。人生在世,常被无量众苦所逼迫,今天粗略地为你们讲说八苦。何谓八苦呢?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忧悲恼苦。

何谓生苦

人死之时,不知神识去向哪一道,在受生之前,会有中阴身,在三七二十一日内若遇到有缘的父母行房,就会来投胎。

第一个七天胎儿象稀薄的乳酪,第二个七天象粘稠的乳酪,第三个七天象凝结的酥酪,第四个七天象肉块,当头和四肢初成之时,恰巧有风进入腹中,吹动胎儿的身体,六根即伸展开来。胎儿处在母亲的腹中,位于小肠等生藏下方,大肠等熟藏上方。

当母亲喝一杯热水,碰到胎儿的身体,胎儿就会感觉如在镬汤地狱一般;

当母亲喝一杯冷水,胎儿则感觉是在寒冰地狱一般;

当母亲吃饱的时候,胎儿被食物挤压身体,痛苦不堪;

当母亲饥饿的时候,腹中空空,胎儿则感受到如饿鬼道众生的倒悬之苦。

等到胎儿满十月将要出生的时候,头部向着产门,如被两座大山夹紧一般剧痛,母亲危急父亲忧怖,当婴儿出生时,身体落在草上,细软的皮肤就如被刀割一般疼痛,所以初生的婴儿都会失声大哭。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都说:“这真是大苦啊。”

何谓老苦

人在父母的养育下逐渐长大成人,自恃身体强健,担轻的抬重的,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冷的时候很冷,热的时候很热,饿的时候让它饿着,饱的时候又吃得很撑,不知道节制。

等到年老,头发白了牙齿掉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清。

年青不在衰老已至,这时皮肉松弛满脸皱纹,关节酸痛,走路痛苦坐着也不舒服。心里忧悲苦恼,记忆力衰退,经常忘事,命终的日子就近了,说着都让人流泪啊,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王回答说:“确实是大苦啊。”

何谓病苦

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其中有一大不调适,就会患一百零一种病,四大都不调适,就会同时患四百零四种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若地大增加,则身体沉重,肿结枯瘠;

水大积聚过多,则常有涕唾,痰癊胀满,饮食不消;

火大旺盛,则头胸壮热,支节皆疼;

风大窜动,则气息冲击,虚悬呕吐。

四大时而增盛时而减损,手脚不听使唤,气力虚弱衰竭,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口干唇燥,筋断鼻裂,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身体躺在体内流出的种种不净物之上,心怀苦恼,言语哀伤,虽然亲人眷属在身旁昼夜不停地看护,准备了各种美食,病人却没有一点胃口。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回答:“确实是大苦啊。”

何谓死苦

人死之时,各种疾病同时发作,四大分离,魂魄不安。

将死之时,业风如刀般分解身体,无处不痛,虚汗流出,两手把捉虚空,家亲眷属在临终人身边忧悲哭泣,痛彻骨髓,不能自已。

人死之时,风大散去则断气,火大散去则身冷,然后神识离体,身体僵直,再也没有知觉。

十日之间,肌肉就开始腐坏,脓血横流,身体肿胀烂臭,难以言说。尸体丢弃在旷野,被众鸟啄食,肉被吃尽骨髓被吸干,骷髅散落各处。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回答:“确实是大苦啊。”

恩爱别离

家亲眷属,兄弟妻子,互相恋慕,一旦家破人亡,被人抄家抢劫,亲人就离散了,父亲往东儿子往西,母亲向南女儿向北,不在一个地方。沦落为别人的奴婢,各自悲伤,不知是否还有重聚相见的一天。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回答:“确实是大苦啊。”

所求不得

家里有钱财,还要继续追求,无论大官小吏平民,都渴望得到富贵,并为此辛勤劳苦地追求不止。

求到以后,又要想方设法令财富增长。

没过多久,就开始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被人告发后,东窗事发,被囚车拉走,将要处死的时候,忧苦无量。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回答:“确实是大苦啊。”

怨憎会

世人浅薄低俗,沈溺在爱欲之中,为着无关生死的世事互相争斗,乃至杀害,于是结下大怨,各自躲避,无处隐藏,各个磨刀备枪,随时准备和怨敌应战,若是狭路相逢,必然刀兵相见,不知谁胜谁负,此时,双方都很恐惧害怕。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回答:“确实是大苦啊。”

忧悲恼

人生在世,长寿者不过百岁,短命者胎死腹中。

即使是长寿之人,活一百岁,一半时间被睡觉占去,剩下五十年;醉酒生病又去掉五年;十五岁之前愚痴懵懂,不知世事;年过八十,衰老迟钝,耳聋目盲,又少了二十年。这样一共减去九十年。

在余下的十年当中,时常忧愁,天下纷乱时也忧愁,天下干旱时也忧愁,发大水也忧愁,下大雪也忧愁,庄稼不熟也忧愁,家亲眷属生病也忧愁,担心失去持家的财物和谋生手段也忧愁;

官府征税没有缴纳也忧愁,家人吃官司被关进牢狱,不知出期也忧愁,兄弟妻子远行未归也忧愁,居家贫寒没有衣食也忧愁,邻舍村落有事也忧愁,土神和谷神没有祭祀也忧愁,家人死亡没有钱财办丧葬也忧愁,春耕播种时没有犁牛也忧愁;

如是种种忧悲,难得有快乐的时候,遇到逢年过节,亲友聚会应当欢乐,这时又涕泪相对。你们说这是不是苦?

大家回答:“确实是大苦啊。”

这时五位国王,以及群臣和会中数千万人,听佛宣说人生八苦的真谛,心开意解,即证得初果须陀洹道,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四王一起对普安王说:“大王真是大权菩萨,化导我等令得见道。我们原本贪爱执着王宫的生活,不能舍离,如今看着宫殿就像污秽的茅厕一般,没有丝毫可爱之处。”

随即弃舍王位,将国家托付给弟弟,自己出家修道,每日精进不懈。

《佛说五王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转眼间就是几十年, 悲剧也好,喜剧也好,...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人生在世,为何当忍

关于忍,古人是很有研究的。譬如,小不忍则乱大谋,戒...

解脱的状态

什么叫解脱?就是永远地解脱烦恼,解脱痛苦。我们有时...

若堕恶趣,决定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

现在有些人的所作所为,若用因果的标准来衡量,后世获...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守财奴的感悟

有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从不曾布施过一毛钱。他对自...

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

你愿意做哪种游戏玩家

一个居士玩网络游戏上了瘾,天天俯首键盘,通宵达旦,...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

【推荐】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

哪个佛菩萨最灵

四个小伙子走进大雄宝殿,拜了一拜,站起来,看到旁边...

星云大师开示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

现代人为什么多造业

藏地有句俗话:顺口顺手也可行善事,随行随住也会造恶...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虚伪的迦罗呵

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