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净界法师  2020/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行的理论,就是要你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必须专一心念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接触,观想弥陀的相好庄严、或观像、或持名,才能够成就万般的功德庄严,与弥陀感应道交。也就是说众生将“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转化成自己的功德,就是靠“持名”的力量。

也许有人会问:

一、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凡夫,为什么可以用业障的心接触这句佛号,就能将“阿弥陀佛的功德”转成“自身的功德”呢?

二、我是“人法界”,阿弥陀佛是“佛法界”,之间差了四个法界,为什么只靠一句佛号,就能够把佛的功德转成自身的功德,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这就说明了“不二法门”的甚深道理。因为在成就净土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以阿弥陀佛的功德当作“增上缘”,以一念清净心当作“亲因缘”。也就是说,修学净土法门时,你的根本信心要建立在“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这种不二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真如思想,才能相信自己可以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我们凡夫的思想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性执”,总认为我这一念明了的心中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恒常住不变异、不能改变,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一样,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一样。当我们心中有这样坚固的自我意识时,就会用“自我意识”来思惟佛的功德,觉得高不可攀,因为我是有自性的、佛也是有自性的,要怎么感应道交呢?没有办法感应道交的!

讲真话,如果你不能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么“感应道交”就绝对无法建立起来。既然‘我’是真实性,‘佛’也是真实性,他跟你怎么感应道交呢?

古德常讲一句话,“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净土感应道交的基础是建立在“平等不二”的思想,也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的不二法门、《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如果你想要相信什么叫作“感应道交”,你的心态必须要调整一下,倘若连你现在的妄想心也没办法相信时,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你要回光返照——你这一念心有很多善念、恶念,这种对立的生灭心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先把这些如梦如幻对立的心拨开来,你会看到你内心深处那一念清净明了的心性,是一个“如”的境界。

然后再用这样的道理去观察阿弥陀佛的内心状态—哦,你看到他具足六波罗蜜,布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乃至般若波罗密的善根。你把这些如梦如幻的功德庄严也拨开来,看到阿弥陀佛的那一念心,也是“如”的状态。

一如无二如,这样子就能感应道交了。这时候你就明白什么叫作“即众生之心,投佛大觉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略释《四料简》要义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

【推荐】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去除体内湿气的十八法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刘德华:皈依多年,学会放下

刘德华是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天王,但是天王也有自己平...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生命意义在于尽本分,发挥良能

人人都要感恩,珍惜时间与空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贪心失金鹅

一位妇人在先生往生后,带着三个女儿到富有人家里当奴...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一、敬惜佛经善书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