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净界法师  2020/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佛像已经有人造好了。他怎么样?他修供养,也是可以。你没有因缘造佛像,你能够从这个地方礼拜赞叹等等,也可以成佛道。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 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 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 如薪尽火灭

这个地方是讲供养佛像,就是我们对佛像的供养。这个地方某种程度就不是只有相状,它是有一点忆念佛德,从佛像到佛德。

忆念佛德,这个地方的经文也是分两段。先看因地,因地里面有身口意三业的供养。先看意业的供养。

“若人于塔庙”,有人进入了塔庙当中,这个时候佛像都已经画好了。面对佛陀的宝像,可能是立体的宝像或者是平面的画像,他做什么事呢?“以华香幡盖”,各式各样的幡跟盖,比如八吉祥的幡盖,来敬心供养。这个地方重点在“敬心”,就是意业。意业能够很恭敬心地供养佛像。这是第一个,意业。

第二个,口业的供养。有些人面对佛像,忆念佛德、生起皈依的心,使人唱作清净的梵呗。唱梵呗的过程中,用什么法器呢?是用击鼓、或者吹角贝(角就是牛角,贝就是法螺);或者用箫笛(箫的吹法是直式的,笛是横式的)、琴(就是胡琴)、箜篌(就是汉武帝时候所作的竖琴);或者是琵琶、铙(就是有手柄的铃)、铜钹(就是两片的铜片相击来出声)。

总而言之,他用这么多乐器的目的,就是制作梵呗的音乐,“如是众妙音”,来供养佛像。这是第一个,他自己没有这种能力来唱,花钱请人家来赞叹佛的功德。第二个,他直接以欢喜心自己唱,自己能够“歌呗颂佛德”,唱个《炉香赞》《佛宝赞》等等。他可能没办法唱一整段,“乃至一小音”,他唱了一小段,“皆已成佛道”。这个是口业的供养。

第三个,身业的供养。他用身业。他以散乱心进入佛塔当中,可能一时的善念生起来,到外面去摘了一朵花供养于佛像,这样也可以“渐见无数佛”。或有人虔诚地向佛陀礼拜,或是恭敬地合掌,乃至于一举手、小低头,表示我们的敬意。

他的整个目的都是以恭敬心来供养佛像,对佛陀功德赞叹。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他们会因为这么小的一个动作跟佛菩萨结缘。只要你跟佛菩萨结缘,当然佛陀就有一种法力的摄受——说法,最后成佛。成佛以后,你也是一样,开方便门,讲因缘所生法,“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最后“如薪尽火灭”。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个行为就能获得如此大的功德

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边,大乘经典中有诸多解释,在此归...

《南无宝胜如来》圣号讲解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

一个人福报大了,就可以让周遭的人得到功德

讲到影响世界各位要了解,什么叫空性,空就是这个世界...

绕佛一匝得授记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城中有一位婆...

【推荐】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弥陀名号蕴含的功德与庄严

如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实际就是建立一切法,所以...

老舍先生的教子八章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带来...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百千万劫难遭遇——佛法难闻

各位有缘,今天是我们这个这次福慧慈缘一直举办的这个...

幸福,人人平等都具有的

贪婪者烦忧,知足者常乐。如果人生是一粒沙,欲望就是...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1》

各位同学: 大家都是佛教的青年,一个佛教青年就应该...

佛陀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

「不动念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这里所要诠释的观念,就是《楞严经》一再强调的一个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