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净界法师  2020/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个时候还有颠倒妄想吗?

净界法师答: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他还有俱生的微细的妄想,当然他本身的调伏力。就是说,他调伏力够,所以,妄想对他来说,已经不能形成干扰,有跟没有一样。

也就是说,你从极乐世界回来以后,你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你叫做不退转。我们讲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你该受业报的你还得受,但是你在受业报的时候,你不会受这个果报,快乐痛苦的果报的影响,你该做什么做什么,因为你心中那个道法的力量很强。妄想已经处在你的控制当中,完全在你的掌控当中,你在受这个果报就像游戏人间一样,是有受跟没受一样。

别人看他还是有受,但是他自己觉得他根本就不受,他自己觉得不受。这个地方是不一样,这个妄想是在控制当中。

问:那么极乐世界要到,最高修到什么果位元,才需要回到娑婆?

净界法师答:那就看人,如果你悲心很重,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我刚刚讲过回入娑婆,初地就可以回来,如果你不着急,可以修到等觉菩萨。但是初地离开极乐世界在四十八愿说,有些人离开极乐世界,他没有回入娑婆,他转到十方世界去亲近十方诸佛,继续学佛法的也是有。

基本上正常情况你到了极乐世界,应该从凡夫到初地,这一段是不会离开。但初地以后就各奔前程,有些人继续在极乐世界待着,有些就转到其他佛国去,到药师佛国,到各式各样的佛国去了,就看你因地所发的愿。

游戏神通广学无量法门的三昧,这是第一种,这种一般来说智增上,比较理智型的,他会先充实自己,所以他离开极乐世界,他没有到凡夫的世界来,他先到他方的佛国去,继续充实。

第二种人他离开极乐世界他会赶快回到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里面历练,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一样,他是初地,他内心有道力了,他心中有光明了。他不像我们业障凡夫,我们现在完全被烦恼障报障,冲击着,我们是处于被动状态,他那个时候生命在他的掌控当中,所以说什么时候回入娑婆看他的发愿。

但是极乐世界他提供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它让我们避开从凡夫到了生死这一块。这一块是最危险的,这一块是整个成佛之道里面凶险最多,障碍最大,刺激最大,最容易退转的时候,这一块就是从生死凡夫到了分段生死这一块。我们选择在极乐世界完成是正确的,因为你这一段迈过去,你后面就海阔天空了。

就像佛陀在经典上譬喻说,说你这个船要离开陆地,刚开始很辛苦,因为它有地心引力把你吸回来,你要用力的划划划,等到你离开陆地很久了以后,你根本就不用划了,你把风帆拿上去,自动地往前走,你只要方向控制得好,轻松地往前走,它不可能再退回来了,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地心引力。

我们感谢阿弥陀佛的慈悲,因为他让我们逃过了生死凡夫到分段生死这一块。这一块的风,这一块的生死大海,风浪最大,鲨鱼最多就是这一块,很多人过不去这一段的分段生死的大海,这一段是凶险最严重的大海,所有的船到这里几乎全部沉没,你这一块分段生死的黑海过去以后,后面的大海轻松愉快,你要到哪里都可以。

所以到极乐世界是避开这一块,就是分段生死,这一块是最麻烦。内忧外患,你内心的烦恼干扰你,外在的业力,老病死也干扰你,你过去的怨亲债主也不放过你,真的内忧外患,而我们善根薄弱,所以面对这么多问题真的是很难。

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表示你就一定要在极乐世界成佛,但是起码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这一段,这个是很重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

地球上的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在白天的时...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皈依时可以请人代替吗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

崔沔的孝心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

八难

八难,佛学词汇。难是讲遭受灾难、遭遇到困难,这是专...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揭穿5种关于牛奶的神话

上个月,一项关于巧克力牛奶可以有利于青少年从脑震荡...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佛门里的大孝

佛教里说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够真正地学佛。自己学佛,...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推荐】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欣赏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我常说修行者应该明确四个大问题,即方向、道路、次第...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