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大安法师  2020/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要的特点,都是要靠自力修行。纵然有些修行人宿世的善根深厚,甚至今生精进勇猛,能够彻悟自心,就是能够大彻大悟,大开圆解,但是不等于了生脱死了。因为了生脱死——离开三界的分段生死,是要断惑的: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

如果见思二惑,虽然断了一部分甚至断了大部分,乃至还有少部分没有断尽,三界的生死轮回还是依旧,你没有办法出去。如果出不了三界,就会随着业力的牵引,就会有后有,要投生。一投生,就有隔阴之迷。

虽然你上辈子或者多生多劫在修行,但是你没有了断分段生死,一投胎,再来到人间,你一接触五欲六尘的环境,就自然地会生起贪恋、执著之心,就会被五欲六尘所迷。所以在无量轮回过程当中修行,从觉悟到觉悟的人少,而从迷入到迷里的人多。

上辈子是大修行人,这一辈子一被富贵所迷,那十个人就有九个人迷惑颠倒,借助福德来造恶业。估计也就是十分之一二还能够不昧宿世的善根,继续修行。所以从迷入迷的多,从觉至觉的少。

这都是真实语。上根利智犹然是这样,所以轮回是很可怕的,叫轮回路险。上根修行的人尚且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机的人,那就更不要说了,得人身是不可能的,直接是下三恶道的。

要了脱分段生死,一定要断见思惑。先不说其他,首先断一个见惑就像断四十里的流水一样难。这句话出在《大涅槃经》,是迦叶菩萨对佛请问的,如佛先前所说,须陀洹(初果人)所断的烦恼,就是所断的见惑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的水。水奔腾到海的力量很大,就是一小股水都有很大力量,更何况是纵广四十里的水,你要把它截断,那非常难。

为什么叫四十里流?是说有十种迷惑。十种迷惑包括见惑的五种,叫五利使: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还有邪见。再加上思惑的贪瞋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构成了十种惑。这十种烦惑都能够对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义理产生一种迷惑、蒙蔽。比如我们烦恼重,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都不感觉苦,这就是惑。

如果你能够感知这个世间的痛苦的本质,这就有点苦谛,在苦中你有点智慧。所以这个见惑,就是迷惑于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义理。为什么有八十八使呢?在三界里有一个划分,欲界形成有三十二使,色界、无色界又各有二十八使,一共是八十八使,使就是驱使的意思,由这个见惑驱使起惑造业,就会下三恶道。

八十八使障碍你见道。这样的见惑,障道的力量就好像纵广四十里的流水,苦集灭道各纵广十里,加起来就是四十里。要见道得初果,就要断见惑。得了一个初果,还没有了生死,还有思惑,进一步要断三界九地的思惑。

三界九地就是:欲界六天加上人间三途叫五趣杂居地,这是一地,色界有四禅四地,加上四空天有四地,一共是九地,九地又叫九有。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这就有八十一品。思惑就是系缚众生,如油入面。

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进一步要断欲界的九品思惑。断欲界的九品思惑要在人间天上往返受生七次。这种受生又叫润生,因为还有思惑,贪瞋痴慢疑,烦恼没有断,还有淫欲心。初果圣人还会成家,娶妻生子,因为他这个心还没有断,但他还有道共戒,他有出离的指向。

为什么要七次往返人间,就是断惑。在过去多少劫有种种债务,你得要还,所以这叫润生。欲界的九品思惑,断了前面六品,就能证二果斯陀含。斯陀含叫一来,还要来这个世间一次,就是为了断欲界的后三品思惑。把后三品思惑断尽了,就证第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叫不来,不来就不再到欲界里面来了。

不到欲界里来他到哪里去了呢?就住在色界的第四禅天的上面,有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又叫五净居天。在那里干什么呢?也不是睡大觉,在那里修观练禅法,来断除色界和无色界还剩的八地七十二品思惑,这种禅又叫夹熏禅,就是要修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定再加上阿罗汉的灭受想定。

那个定叫熏习,熏得很熟,像熟牛皮一样的。五不还天的人,修次第定要不杂异念,九次第定,从一定入到一定,修得滚瓜烂熟,丝毫不杂其他的念头。或者顺修,或者逆修,或者中间入定,或者跳跃式入定,任运升降,往返出入九次第定,如果修成了就叫师子奋迅三昧。

修夹熏禅成就,就断了色界和无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就能证四果阿罗汉,到这个时候才有资格说长揖三界,不受后有,所作已办,了断分段生死。所以印祖才说,了生脱死岂易言哉!哪有那么容易啊!那太难了,如蚂蚁上高山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粗布衣换高贵衣服

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请开心地生活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素全法师:六道就在身边

佛说六道轮回,很多人曾经告诉我说:地狱看不到,饿鬼...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这个净土法门: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这一点一定...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肉食重金属超标原因何在

一对夫妻到北方某海滨城市去旅游,吃了一只2斤多重的螃...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千人共...

王菲求佛路:弃我执增智慧,时刻观察自心

王菲离婚消息一出,即跃升最热娱闻。王菲是众所周知的...

圣严法师《拥抱孤独,拥抱亲密》

有时候,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对我诉说着「人在江湖,身...

你杀过多少生命?

杀生之欲,最开始源于简单的动物本能,弱肉强食,为了...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