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大安法师  2020/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问:请问法师,对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及烧纸钱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大安法师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寺院存在的功能是什么?寺院是安顿修行人办道的道场。里面有佛宝、有法宝,续佛慧命,住持佛法幢相,成就大家了生脱死的道业,同时也是菩萨道精神的一个载体。

那么,我们由这个功能来反观寺院,符合这样的就是正法的寺院,如果跟这严重相背,那就不是正法的寺院。

占卦、占卜,这些也是在我们中国民间流传的东西。如果从正法的道场来看,这些以占卦、打卦来牟利的,都属于五种邪命之一,是佛的戒律所不许可的。但是,有时候顺应一般众生的要求,他有时候想占点卦,因为他对世间的东西看得太重了,希望能够了解一下前因后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倒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去做一些。

中国的周易、八卦,包括我们佛门的观音签,你是如法地去做,清净做,也是有点预示、劝告的功能在里面。但是绝对不能把这个作为商品买卖去做,它占的份额、影响应该降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比较好一些。

原来我们东林寺观音殿那边也有一个地方,若干年来,很多信众都希望到那里去,占一占,观音签弄一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绝对地取消,就好象很多信众他不愿意。

但是寺院采取什么方法?放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我们会有一个出家人从佛理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告诉他你要好的命运,你必须如何地行善、持戒,把他引向一个正面的方向。而且这里面不能有买卖关系。不能说我弄一个东西要交二十块钱,要五十块钱,这个不能明码标价的。

我们寺院做这个恒顺众生,但是在经济方面不能做成买卖关系。大家随缘,就比较好一些。最好是不要有这些东西,更为清净。

烧纸钱也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现象,对这个佛教不是提倡的,但也不是绝对排斥它,毕竟烧纸钱,可能他真的堕到冥界啊,真有通过去的现象。所以我们用宽容的心态,不积极提倡,但也不要去坚决杜绝。

但这些现象在一个寺院里面只是恒顺众生的一个小范围让它存在。因为宗教的功能,他面对着种种不同的众生,当他还没有佛的智慧,没有对出世间的那种超越的意向,真正发不起来的话,他就会在这方面比较用心。所以也就奉行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这样的一个善巧方便来处理这个问题。

佛菩萨用真谛去度众生,有时候是很难的。所以一定要有“方便”!我们把它作为方便的范畴去看待,可能会看得比较客观一点。但方便这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清净、庄严、超越、了生脱死。这么一个关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黄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师鉴定 皈依弟子黄智海演述 佛经上说,万法...

被鬼压怎么办

问: 我有时候被鬼压了,该怎么办? 生根仁波切答:...

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佛弟子们都会问的27个问题

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师答:那是你...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请僧人作法事对亡者有帮助吗

问: 现在很多人为家里的亡人请僧人作法事,开销不算...

【推荐】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

海獭的故事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

心净,方知肉味浊

一个吃长素的人,他整个的生命品质心理品质会有一个本...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

星云大师《化世与益人》

今年是国际佛光会创会第十五年,也是佛光山开山届满四...

素食准妈妈如何获取营养

在这个社会,吃素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女性因为基于宗教...

不吃药光念经,病就能好吗

时不时听病友说:医生,我这个病就是靠念经才慢慢好起...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