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圣严法师  2015/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心量与佛并无差别,为何众生不是佛?乃因众生有烦恼,烦恼去了,众生就是佛。也许有人问:“本来都是佛,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都是众生呢?”

“人人都是佛”,这是从佛的眼光来看的,常言以小人之心看人大家都是小人,君子用真诚心待人,宁可受欺,不愿冤枉任何一个人,所以他看到的都是君子。圣人把所有的人当圣人,你现在不是圣人,终有一天你可能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圣人。佛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每一个众生与他并无差别,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佛是站在众生的立足点看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不是站在高成就上俯视芸芸的众生,这是众生都是“佛”的意义。

“众生皆成佛”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不可能呢?

天台宗智者大师把佛分为六个等级:

一、 理即佛:不管你相不相信佛法,不管你有没有听到过佛这个名字,你本身具有佛的本性,我们称为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不要说是放下屠刀,就是没有放下时也是佛,所以不但是人,连蚂蚁、苍蝇等有情无情的一切众生也都是佛。

二、名字即佛:听到过“佛”这个名字,知道有“佛”这个名称,也听到有人说过“人皆可以成佛”,这种人是名字佛。

三、观行即佛:参加过佛教修持活动的人,不管得效深浅,只知道有这么一种修行的方法而尝试着去做的,这种即称为观行佛。

四、相似即佛:已经修行到信心坚定不移的人。切实的信心一定要从实际修行的体验中得来,若能知道自己必将成佛和一定成佛,此为相似佛。

五、分证即佛:到此已是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地前能伏住无明而不能断除无明,地上则无明分分断灭而佛性分分显露。

六、究竟即佛: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佛性,到无明断尽了,就是究竟佛。

以上所说的佛很不容易见到,释迦牟尼佛以后,离弥勒佛出世还很久,但现实生活中有佛。满街都是圣人,当然满街都是佛,大家都是佛,没有一人不是佛,没有一物不是佛。一个人,不管他信佛不信佛,我们也把他当成一个佛,只要他说的话合乎佛法,他的话就是佛说的话。日常生活中,合乎“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三个标准的人,便是现在的佛,活着的佛。

人们如能一日修行一日是佛,一时修行一时是佛,一念修行一念是佛,若能念念不断地与戒定慧相应,他便念念是佛了。戒定慧代表着佛的清净的一切身心行为。我们常说佛有千百亿化身,但我们不知道站在我们面前的任何人乃至我们自己,有时就是佛的化身。不过也有人问:“我不信佛,我也是佛的化身吗?” 是的,佛以种种身分、种种行为来感化人或是逼迫人走上修行成佛的道路。

人们进入佛门正式成为佛教徒的因缘可有很多,正常的路途是受人鼓励劝说而接触到佛法。有的人环境太好,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生来便有很聪明的头脑和强健的身体,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痛苦的问题,一旦当他受到了人或事物的打击,让他知道了社会上还有苦难、烦恼并且感到自己的身心很不自在之时,便能促使他走上了学佛之路。所以佛的出现在面前,不一定示现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的佛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

圣严法师《别再执著了》

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衍慈法师:敲钟与烧头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钟,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

圣严法师《放松身心的妙方》

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

六和敬的意义

「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

营养最佳的七种水果干

葡萄干:补血补气 女性由于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失血,极...

圣严法师:得了忧郁症要怎么办

问: 因忧郁症轻生的情形经常发生,虽然很多人还没有...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

您做菜时有没有发过这种愿呢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无修无证--无为法的实践

无修无证四字,同修们并不陌生,但就其内在的含义,了...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是可以实现的》

人间净土这个名词,是今日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观念。究竟...

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

有人在祗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请问什么是最犀利的剑?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