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大安法师  2020/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盔甲,如鹅鸭入水,不受水的这个——它有个保护层哪。如果你没有断见思惑就一到水里去,你就是落汤鸡。

这就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也讲到,一个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可以到这个世间弘法利生,如果没有证到无生法忍的,在这个世间要弘法利众,无有是处,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虽然你有这种出于智慧发的菩提愿,但是由于你没有断见思惑,你就离不开轮回,你就会有后有。

你一轮回,虽然由于你今世修行力量,在你下一辈子可能还能保得人身,到了第三世、第四世那得不得人身都很难说。

那在得人身的这一世,虽然你有宿世的修行的善根,也能弘法,但是你没有证无生法忍,你的这个烦恼还在,见惑、思惑的种子还在,遇到了五欲六尘的这个境,这不好的缘,难免你的阿赖耶识的情种就会起现行。那你的烦恼一来,骄奢心一动,心恋尘境,那就迷惑颠倒了。

一随着这个境界一迷的话,那刚才讲这个六尘的境界对业力凡夫吸引力很大,诱惑力很大,没有几个能挡得住的。

你在这里,这种境界一现前,你的迷惑的情种现前,你能当下觉悟的人,那一万个人里面难得一二啊。那随着这样的诱惑的境界,最后被众生度走了。你在五欲六尘的沼泽地带自己都拔不出来了,自己都在三界六道,永远地在三恶道里面沉沦。

所以你在这个世间虽然有点修行的功夫,但是见思惑没有断,最后下三恶道的人,占的比例很高啊。那这桩事情是佛菩萨、大善知识,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为了这样的事情故,就令一切修行人赶紧往生到极乐世界。

那到了极乐世界你就能够见阿弥陀佛,就能够得阿鞞跋致,就能闻种种的大乘的佛法,就能快速地证到无生法忍。这时候你就可以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仍然还是要乘托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愿力的加被,以及自己在因地,就往生前发的愿轮,再回入娑婆。

堪忍的世界,五浊恶世,这个世界是火宅充满,水深火热,你没有一个证无生法忍的水平那是很难的。就好像你开了一艘破船,还没有到中间,还没有接近那个溺水的人,你自己的船也沉了。

或者你觉得那个要救的人在水里,你自己都不会游泳,你就自己扑通一下跳下去,那个即将落水要淹死,一看你过来了,把你的两手一抓,你也动不了,这个本来只是死一个,结果还找了一个垫底的,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证无生法忍,回入娑婆,度脱众生,这里才能有进无退,不会退转,这很重要啊。如果你好不容易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愿力保证,你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过来你不会下三恶道,这是第一愿给我们的保证,有进无退。

而且你发了大悲心到这个世间来度众生,修菩萨六度,那是难能可贵,在这里修行一日一夜胜过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百年,这样就有修行上自利利他的“得”,就不会有自误误他全都溺水而死的这种“失”。

所以没有断见思惑要住在娑婆世界弘法,可能其他的宗派都有这种提倡。所以他宗都是这么提倡要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修菩萨道,那最后结果会怎么样呢?印祖在这里说得太清楚了,你可能一生还能保证,你能保证你多世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三千年前的佛会知道现在的电脑吗

有个信众来问我,他说:佛难道一切都知道吗?三千年前...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净土宗的特质与地位

释迦本师以大悲愿力由法身垂迹,惊入三界火宅之门,于...

信为道源功德母

我们凡夫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想要抓到一个实...

子女夭折该如何对待

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

戒能长养一切诸功德

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

海涛法师《种福田》

相传,在印度的穷人们会供奉「功德天」这位女神以祈求...

【推荐】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常随佛学

这天,波斯匿王乘着庄严宝车来到舍卫城外的林园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