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慧律法师  2020/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所以,法身“亦非”空“无义”,乃有其自体性。所以讲真如有其自体性,是站在它一直存在,亘古以来,我们的体性;可是它是无相,唯证相应。

我们讲真如无自体性,是说:真如无相。讲真如,空无自性,是说:真如没有相,空无自性。如果真如有其自性,就变成落入自性见。

好!现在为了又强调,怕落入断灭,佛又讲:真如有其自体性,真如,牛都有牛性,马都有马性,为什么真如没有自体性?真如有其自体性,牛跟马,强调有其自体性,在强调缘起说,说真如有其自体性,是在强调那一颗真如的实在的、存在的,只有圣人相应、证入、契入的那个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但是,它说不出所以然,每一个人都有。这不是凡夫、愚痴的凡夫所能理解,要证悟到真我、无我的人,就能够相应,真如有自体性。你看这个佛,有多么地慈悲。讲无性,怕你堕入断见;讲有自体性,怕你堕入有见、常见,因为这两个都是外道,所以又必须用“有”来破“无”,又必须用“无”来破“有”,然后又必须建立“有”跟“无”来说明。

建立“有”跟“无”来说明,又必须全部扫光,扫光以后,又说它是存在,那真的很难搞,真的,真的不好说法。

所以师父把四十年来体悟的,就把它告诉你,告诉大家。大家就知道说,所以一个法师你真的要吃过苦头,要不然的话,你上台讲经会离经叛道,会背离正法的。因此,要好好地了悟这个究竟义,才不会被这个语言、文字所绊倒。这个要没有真枪实弹证入、契入,你讲这边,倒这边;讲右边,倒右边;你讲中间,倒在中间,因为你不晓得那个是什么!

所以我们了解佛的这个苦心、大悲心。他怕你不懂,所以一直在这边每一个动点在契入。在座诸位!你们也是在等待机会,在等待机会,这些名相来讲,哎呀!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陌生,可是久了,一次又一次,这一次厘清一些观念,欸!这个月再厘清一些观念,今年过后成熟了很多,再厘清一些观念,慢慢……契入、慢慢契入,最后就是,一针就见血。

就像你在打靶一样,你是军事训练在打靶,一百码,啪!哇!这怎么打都打不到啊,是不是?我们高中有去学那个军事训练那打靶,那一天又没戴眼镜去,打靶,一次两次,这个要训练,久了以后,人家那个奥运的神射手,奥运的,一百码,啪!一下子就中,打中这个红心,为什么他一下就可以打中红心呢?训练几十年。

佛法也是这样子的啦,一直训练、一直训练,到最后一个念头起来,就一针见血地见真如。所谓的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顿悟以后,所有的法,完全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个顿悟,从渐来的,不坏渐次第的。

这个渐次第就是等待在顿悟,而顿悟就是方便安立次第。所以佛法既顿又渐、既渐又顿,不可以坏了因果次第的渐教,同时你要达到最圆满究竟地回归当下,你必须要圆顿教,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什么法统统要,四谛也要,十二因缘也要,六度也要,最上乘,即心就是佛也要,统统要,为什么?各各根器不一样,统统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

一声南无佛

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

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顺利不顺利,看的是自己的善根和福报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

身有生死,法性不灭

3月12日,日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0级大地震,地震、海...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

人生本身就是一大因缘

佛家讲缘。万物因缘生,万物因缘灭。世间万象都是因缘...

随缘看人生

佛教讲因缘,认为事物的产生都是因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

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问: 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

蔡礼旭老师:孩子自私怎么办

自私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我跟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很自...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