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净界法师  2020/08/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佛陀的说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先说明说法的内容;再说明说法的功德;最后再说明说法的次第。我们先看佛陀说法的内容,这个地方讲出了八段:“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这八段,古德把它切成两块。前面四个是讲众生学习的过程,后面四个是讲佛陀施设法门的善巧。

我们先看佛陀这一块,佛陀说法是采取什么方式。佛陀采取的方式,第一个是震法雷,这个古人叫作法无碍。佛陀觉悟道理是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体验,他从相状里面先悟到因果的道理,悟到无常的苦谛,再悟到中道的真空妙有,这个道理深妙不可思议!“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不是一般人能够马上接受的。所以,佛陀要施设一些方便,先开方便门,再示真实相。

佛陀怎么办呢?施设念佛法门、布施法门、持戒法门,佛陀要示现很多很多的门,让我们慢慢地进入到这个房子里面来。这个“雷”就是触动你的善根,春雷一打,百花萌芽,虽然我们过去生也有善根,但是这个善根要有“雷”打才能够触动,所以我们要透过很多法门。

你看中国佛教,很多人都是唱《炉香赞》,唱一唱很感动,就学佛了,这个《炉香赞》就是一个法门。

第二个,曜法电。这个法门的背后有义无碍,所有的法门都有一个道理。就是我们一般说的,事修一定有理观。每一个法门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道在引导这个法门的,就象一定有眼睛引导一样。比方说净土的念佛法门,你创造一个佛号音声,这是一个法门。

其实创造佛号不难,但是你怎么引导佛号,这是理观,净土宗理观只有一个,就是“顺从本愿”,这就是净土宗的道。圣道门的道呢?它不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定要有一个即空、即假、即中三观的智慧,空假中的智慧,以它为道。

所以,这个曜法电,“电”就是光明。佛法跟外道最大的差别,外道做什么事,他只是知道这一个行为,他不知道这个当中有什么智慧来引导,他没有般若智慧,所以不能构成波罗蜜;佛法所做的每一个动作,背后一定有一个道引导你,这是不同的地方。所以它的“雷”完了以后,“电”出现光明,义无碍。

第三个,辞无碍。修行不是简单的,佛陀要创造很多的言词来解释这个法门,鼓励我们,摄受我们,所以佛陀讲了很多的话来鼓励我们,只要你愿意踏出第一步,你就可以改变。佛陀施设很多的言词,就像雨来滋润所有的草木,让草木慢慢地成长,这是言词摄受。

第四个,乐说无碍。佛陀大悲心,你看《楞严经》,只要大部的经典,你就会发觉佛陀的慈悲,佛陀讲一个道理绝对不是讲一次。

你看佛陀讲“十番显见”,佛陀要讲这个真空妙有的道理,用十种角度。先讲第一次你不懂没关系,再讲第二次,你还不懂再换一个角度,用十个角度来发明真空妙有的道理。在《楞严经》,佛陀先破妄,“七处破妄”,破除妄想不是我们本来的东西,是我们无始劫来攀缘相状沾染了满身的习气。

破妄以后,显真,用十种角度,“十番显见”。“七处破妄,十番显见”,把这个读完,你会觉得佛陀的慈悲心不可思议,考虑太周到了,这就是所谓的乐说无碍。

佛陀在说法的时候是采取四个角度:第一个,施设法门,开显义理,用言词摄受;最后佛陀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厌其烦地重复讲。这个是约着佛陀这一块来说明佛陀说法的内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到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佛经中的六成就是什么

(一)信成就: 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

达真堪布:饶益众生这就是佛法

皈依佛法以后,不能恼害众生。佛法本身是饶益众生的,...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宣化上人:有这口气在,就要弘扬佛法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也是暑假班毕业纪念日。光阴过...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

把工作环境当做修行的道场

我是一名护士,对这个称号我曾很不喜欢。你可能会说,...

常吃三种蔬果可护眼

在炎热夏季里,除了太阳镜保护我们的眼睛外,饮食调理...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愤怒时先想想对方的优点

几乎每个人都有情绪冲动的经历。有时,看到别人火冒三...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奉献

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你也是...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问: 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答: 《六祖坛经...

海涛法师《关于家庭与祖先的问答》

1.同样是父母所生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差别那么多? 答...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戒邪淫十三法

时代变迁迅速,以往农业时代的色 情场所,仅限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