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净界法师  2020/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我们一般说是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其实我们是可以把他归纳成两个修学重点,所有的修行人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属于业力的修学,一个是属于心念的修学。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仰仗一份的信仰,信心,我们是先偏重在业力的修学,所谓的事修,比方说你会去拜忏,拜八十八佛,大悲忏;比方说,我们会去持咒,乃至于做慈善事业。我们刚开始,总是希望我们身口意的罪业慢慢的减少,我们的善业慢慢的增长,所以我们刚开始先调整我们生命中的业力,刚开始是这样子的。

那么,业力调整以后,我们的生命也会从痛苦慢慢转向安乐,这是一个事修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因为我们要处理我们无始劫来的根本问题,就是思想的问题。思想问题就必须靠经典的学习,闻思来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

所以《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一个是安住,安住就是根本法门,你以什么为住,你的思想是以什么为标准;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你用什么方法来做一些身口恶业的调伏。那么当然这个调伏和安住是有关系了,但是,我们这次的主题在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住才是最好的方式。

智者大师把有情众生,分成四种的安住方式:

第一个,他以增上恶念为住。

就是说他的心发动出来,他根本的安住的标准是邪恶的念头。有些人他习惯性起恶念,习惯性贪欲,习惯性跟人家对立,习惯性。那么智者大师说,这个人在他生命当中,不管过去,不管未来,绝大部份都在三恶道,即便得到人身也不会持久,就是说这叫三涂种性,你已经养成这个种性,你开出来的结果自然是三恶道的结果,这是一个最低层次的人。

第二种人,是以增上的善念为住。

就是这个人,当然他偶而也起烦恼,但是,他一天当中呢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很自然的起善念,没有人去教导他,他习惯性起善念,以善念为住。这种人,他的生命当中,绝大部分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偶尔堕落三恶道,但是虽堕恶趣,终不久留,因为他心地善良。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堕到狗道的时侯,他很快的跳出来,因为他的种性不是三涂种性;但是,有些人堕三恶道就很难出来了,因为他的种性和果报相随顺,他三涂种性嘛,那么这个是讲到第二种人,他是人天种性的众生。

第三种人是以出离心为住。

这个人平常身口意很清净,个性也特别清高,不太喜欢跟人家往来,他的身心世界安住在少事、少业、少方便住。就是说,他也不去干扰别人,但他对帮助别人兴趣也不大,这种人多分会离开都市走入山林,不喜欢跟人家往来,这种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会先证阿罗汉果,然后再回小向大,他不可能直趋大乘,他的习惯性动作一定先证小果,然后遇到佛陀,再回小向大,这种人声闻种性。

第四种人是最好的,安住菩提心,以菩提心为住。

他很容易生起自我要求,上求佛道,他很容易生起悲悯众生的心,所以,他偶尔失去正念,但是你稍微点破他一下,他就醒过来,因为他的种性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时刻自我「观心」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越是惜福的人越有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

过堂用斋,善用其心

寺院的斋堂叫五观堂,为什么叫五观堂呢?五观堂,食存...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

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 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

耻,德之基也。耻是恥的俗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

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

寻找心的本来

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 很多...

福慧二轮,不可暂废

法身之性,本无差别,佛异众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

十种容易患癌的人群

第一个是十类容易患癌的人群,如果有的话赶快改正过来...

星云大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盘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