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王日休居士  2020/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沈檀脑麝,只为两窍之鼻。食前方丈,只为三寸之舌。妙丽娇娆,只为臭腐之身。随顺逢迎,只为狂荡之意。

若能识破此理,便是无烦恼快乐之人。佛言众生无始以来,认贼为子,自劫家宝。谓惑六根之贼,而丧真性也。孟子言: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盖不惑于此矣。有淫女得道。文殊问云:如何不嗔?答云:见一切众生不生。

又问:如何见十八界?答云:如见劫火烧诸世界。妙哉言乎。盖谓一切众生本来无有,唯因妄想中生,又何嗔之有。十八界,谓六根六尘六识。因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是故如劫火烧诸世界。若悟此理,虽未生净土,已如生净土矣。

【演莲法师译文】

千般装点打扮,所满足的不过是半寸大的眼睛;百种美妙的音乐,只不过为了满足一粒豆大的耳朵;种种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只不过为了满足两窍鼻孔;满桌丰盛的食物,只不过为了满足三寸舌头;妙丽娇娆的色相,只不过为了满足一具臭腐之身;喜欢他人随顺逢迎,只不过为了满足一时狂荡之意。

以此类推,若能识破这个道理,便可以做一个逍遥快乐没有烦恼的人。佛说众生无始以来,认贼做子,自劫家宝。这意思也就是说众生一直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贼所迷惑,以致丧失了真性。孟子说只有圣人才能使形体的行为做到中正的地步。这是因为圣人能深明其理,所以不为六根之贼所迷惑。

佛经中记载有一淫女得道,文殊菩萨试着问她:“要如何才能不起嗔心?”她回答说:“见一切众生不生。”又问:“如何见十八界?”她回答说:“如见劫火烧诸世界。”这话回答得太妙了。她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没有,若见有众生,那便是由妄想心中所变现的,又何必起嗔心呢?

十八界,指的是六根、六尘、六识。因执着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所以说如劫火烧诸世界。若能悟明此理,虽未往生净土,已如生在净土了。

《龙舒净土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一半】的智慧

雅纯在佛光丛林学院念书,对训导老师非常不满,总是抗...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来自于「我」的分别心

执着,来自我的心。比如好看和不好看,是由我的心决定...

修行是为了解脱不是为福报

佛门当然讲福报。佛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网友:大师,佛陀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学佛者对爱情家庭婚姻的思考

前几天,一个女同学打来电话,讲述了她最近的感情遭际...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更坦然地...

微笑的人生最美

一位家境贫困的小女孩,虽没有华丽的衣服衬托,却以最...

圣严法师《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六十华严...

心态决定独木桥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个青年背著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

我所鸟的故事

这个在佛经里,有一个叫本生经的故事里面记载。在无量...

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