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净界法师  202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

这个地方是说明无分别智的修学次第,由浅而深的修学次第。

无分别智第一个所破的是我执相,是远离凡夫、外道的我执的相貌。这个“我”,佛法讲这个我的意思就是常、一、主宰,它是恒常住、不变异,而且有主宰作用的。这个“执”,是说这个“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我”的想法呢?是因为对五蕴相的执取而产生一个自我。

《楞严经》说,凡夫的我执是有两种的因缘生起的:第一个是迷真起妄,第二个是执妄为真。就是说,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后来一念的妄动,迷真,迷失了清净的本性,就生起妄念,就造业,就变现了你现在的果报,你现在是一个男人的五蕴或女人的五蕴,这迷真起妄。

然后你就就着你眼前的这个小波浪,执着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是这样子来的。你先动念头,创造业力,变现一个生命体出来,然后你再认为这个生命体有一个自我。

我们修无分别智,你经常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能够把你经常在个体生命执取的这一念心,带回到你的大海的清净本性去,这个我执就会慢慢消灭掉。

第二个,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前面第一个是我执,这个是法执。一个未见真如的菩萨,当然指的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在观察空性的时候是带相观空,夹带佛法的名相来观察真如理。我们这个时候也要把这个相慢慢地舍离掉,这个是法执。

第三个,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菩萨不但是远离心中的法相,还要远离外在的相,外境的相。包括生死的相跟涅槃的相,也要远离,安住在中道的实相。

第四个,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我们有我空观,断除了烦恼,这样子不能够生起满足,应该要从空出假,广学一切的善法来对治所知障。

第五个,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这个地方是说,你修无分别智要圆满,第五个是很重要。你不能够只是有出离心,完全不顾有情的利益安乐而安住在自己受用的涅槃,你要依大悲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

爱是没有分别的

佛教徒多数会念佛,但却不一定都能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

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问: 佛法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索达吉堪...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 就是福峻这个...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脾气爆发时,该如何化解

网友:师父,我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瞬间就忘了...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

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彻悟大师...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

开光后的佛珠有禁忌吗

1、网友问:法师您好,我有一条佛珠在华岩寺开过光,...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快乐的本质 网友: 快乐有很多种,但有的快乐延续的时...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诸苦根源,皆在于贪

佛说,人生诸苦的根源,皆在于人的贪心。 《佛遗教经》...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

【推荐】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