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明贤法师  2016/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入中论》

不忍辱会有四个过失:

第一是“使色不美”。尤其对女众来说,“美”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词。但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相应地,忍辱必然对“美”有用。“使色不美”,这是月称论师提出的第一大过失,将嗔心与容颜挂钩。“使色不美”,不仅是说发脾气时不美,发完脾气也会遗留一些不美的元素挂在脸上。所以经常生嗔心的人,他的相貌会使很多人产生不悦。

第二是“引非善”。引来很多不善的恶业、冤业或者精魂、魍魉等,干扰生命、生活。

第三是“辨理非理慧被夺”。嗔心能将人的智慧夺走。本来平静时很会分析:这件事是对、那件事是错,这件事该这么办、那件事该那么办,很有智慧。但是一旦生嗔,智慧就没了,辨别是有理还是没有理的智慧就被嗔心夺走了。

第四是“不忍令速堕恶趣”。不忍辱,让人以很快的速度堕落到恶趣。

“忍招违前诸功德”,忍辱有这些过失的反向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很多人希望自己变漂亮,而忍辱能感得容颜“妙色”,不仅是美色,而且是更加微妙的美色,使佛菩萨等善士都喜欢你。

“善巧是理非理事”,有理、没有理的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善巧,都知道该怎么办。

“殁后转生人天中”,过世以后转生人天,不会堕入恶趣。

“所造众罪皆当尽”,所有的罪过、罪恶都会消尽。

选自《法宝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父母对孩子咆哮前须明白的四件事

大家都明白向孩子发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和平时期当...

修行的成就离不开善知识的摄受

我们经常说修行的成就不离善知识的摄受。什么是善知识...

修忍辱并非仅是忍受别人的侮辱

忍辱分为三种:忍受他人恶行的安忍、忍受修行正法之苦...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问: 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

职场上人与人的摩擦要如何拿捏

问: 在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相处而产生的磨擦要如何拿捏...

舍利弗的牛脾气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

蔡礼旭老师:不接受孩子坏脾气的威胁

在家庭里谁当黑脸好,谁当白脸好?现在我以自己亲身的...

生气了怎么办

一、生气是怎回事 我们每个人当事情能顺自己的心意时...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幸福,人人平等都具有的

贪婪者烦忧,知足者常乐。如果人生是一粒沙,欲望就是...

为什么不吃猪肉

过去,一些家庭会在自家后院养上几头猪,而现在,已经...

佛陀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

深秋多吃六大蔬菜

随着逐渐进入深秋,天气也转凉,早晚的温差开始变大,...

从医学角度谈临终三要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生死别离...